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创新发展 » 正文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低效枣林改造:搞好一个试点 闯出一条路子

发布日期:2022-04-24  来源:山东学习平台  作者:张国辉  浏览次数:21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4月17日,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水湾镇河崖刘村的低效枣林改造示范片内一片繁忙景象,这边挖掘机正在把死树连根拔起,那边一位农民正在用电锯锯掉枣树的老枝,远处还有一群人正在清理树林中的杂草。无棣县低效枣林改造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为了提高农民发展枣业的积极性,无棣县认真探索改造方式,争取通过示范带动的作用,找到枣业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实现搞好一个试

4月17日,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水湾镇河崖刘村的低效枣林改造示范片内一片繁忙景象,这边挖掘机正在把死树连根拔起,那边一位农民正在用电锯锯掉枣树的老枝,远处还有一群人正在清理树林中的杂草。

无棣县低效枣林改造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为了提高农民发展枣业的积极性,无棣县认真探索改造方式,争取通过示范带动的作用,找到枣业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实现搞好一个试点闯出一条路子的效果,拓展农民增收的门路。

无棣县是枣业生产大县,有枣林面积18万亩,其中冬枣林17.5万亩,小枣林0.5万亩,特别是无棣县的水湾镇,枣业生产一直是水湾镇的支柱产业,被誉为“中国枣乡第一镇”。水湾镇有枣林6万亩,枣树总株数达到540万棵。水湾镇群众长期种植枣树也长期受益,枣树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随着近几年来,枣业经济效益的严重下滑,人们枣树管理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弃管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枣树的长势可想而知,枣业的收入更是让人心寒。

如何才能重新振兴枣业的辉煌,让枣业经济再次成为人民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这是无棣县林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头等大事,更是主管部门无棣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不断探索的问题。2021年以来,国家有关低效林改造政策的出台,让人们看到了枣业发展的希望所在。特别是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自然资源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山东省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让无棣县发展枣业经济的信心大增。

自2021年开始,无棣县在全县推行低效枣林改造工作,通过政策宣传,让群众深入了解低效改造的意义所在,给群众算经济账,让人们知道改造的好处。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试点引导的方法,打造看得见的实例,让示范引路,引导人们跟着干。在改造的方式上,根据当前实际情况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对死枣树林全部平茬后进行更新栽植,按3×4株距栽植5公分以上新品种枣树苗,实现品种改良;另一种是实行疏伐,隔一行,去一行,增加枣树之间的间隙,优化枣林规格档次。在试点改造的过程中,无棣县严格用好中央和山东省扶持资金的杠杆作用,做到高标准建设、高规格培育,提升改造标准,让群众看到改造的好处和可行性,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改造试点让群众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枣业发展的出路所在,更让群众算清了枣业改造的经济效益账和社会效益账。试点片里对全部平茬后的死枣树进行更新栽植,嫁接金丝四号小枣,金丝四号品质优、好管理、易储存,枣树本身的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同时,在枣树下面搞林下经济,种植中草药,养鸡、养鹅、养蝉等,充分利用林地的整体空间,扩大土地的立体经济效益。实行疏伐的枣林,打药和除草等枣树管理措施更便于机械化作业,减少了劳动力投入,提高了劳动效率,少投入,多收入,经济效益成倍增加。而对于没有能力自己种管的群众也能顺利把分散的土地承包出去,畅通了枣树“流转”渠道,既提高了散户的经济收入,又提升了枣业管理的现代化手段,促进了林地的集约化管理,社会效益不断显现。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激发了群众对低效枣林的改造热情,很多还没有改造的村庄和群众都主动向当地政府表达参与改造的强烈意愿。

自2021年以来,无棣县已改造低效枣林8000亩,计划到年底继续改造7000亩。经统计,截至目前,无棣县低效林改造林下种植、养殖收入达到1360万元。改良后的枣树3至5年后进入盛果期,预计到时平均每亩增收在4000元以上。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责任编辑:杨培成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