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自然与地理
  • 夏初芳草深|柳叶马鞭草
    夏初芳草深|柳叶马鞭草
    • 文案、制图:林跃佳柳叶马鞭草,性喜温暖气候,不耐寒。它是“模仿”薰衣草最成功的植物,很多时候会被误以为是薰衣草。柳叶马鞭草 图片来源:莆田文实际上,柳叶马鞭草高度超过1米,而薰衣草高度通常不超过1米;柳叶马鞭草通常在植株顶端呈十字分支,每个花枝顶端有一个由紫红色小喇叭花构成的聚伞花序,而薰衣草通常只在植株顶端有一个呈穗状的花序。由数十小
    • 2025-05-18
  •  
  • 阿尼玛卿黄河水源涵养区科学考察在青海西宁启动
  •  
  •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 aquatic biodiversity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 aquatic biodiversity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 aquatic biodiversity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农业农村部在2025年5月9日于湖北召开的会议上介绍,自长江十年禁渔启动以来,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长江流域共监测到土著鱼类344种,较禁渔前(2017年至2020年)增加36种。Aquatic biodiversity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n China has been
    • 2025-05-14
  •  
  • 走近三江源|认识三江源:高原峡谷绽生机(下)
    走近三江源|认识三江源:高原峡谷绽生机(下)
    • 来源:中国地图出版社责任编辑:杨雪
    • 2025-05-14
  •  
  • 走近三江源|认识三江源:高原峡谷绽生机(上)
    走近三江源|认识三江源:高原峡谷绽生机(上)
    • 来源:中国地图出版社责任编辑:杨雪
    • 2025-05-14
  •  
  • 走近三江源|认识三江源:三水同源润中华
    走近三江源|认识三江源:三水同源润中华
    • 开栏的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三江源似乎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这里是一片静卧在青藏高原腹地的纯净雪域,诞生于地球数亿年来最伟大的巨变。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于雪山群峰间的三条世界级大河,历经千里奔涌,最终汇聚成奔腾万里的浩荡江河。除了三江源头、中华水塔,其实三江源拥有太多的关键词。2021年10月,三江源有了一个新的关键词——三江源国家
    • 2025-05-09
  •  
  • 科普|鸟儿在树上睡觉,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  
  • 牡丹花开迎谷雨
    牡丹花开迎谷雨
    • 谷雨前后是牡丹花盛开的时节,牡丹因此也被称为“谷雨花”。谷雨节气临近,各地种植的牡丹陆续盛开。图为在北京故宫御花园拍摄的牡丹花。CICPHOTO/杜建坡 摄游人在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南贾镇张坦村曹韵牡丹园观赏牡丹花。CICPHOTO/李现俊 摄傍晚,花农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仓头镇郭庄村的食用牡丹种植基地采摘牡丹花。CICPHOTO/张怡熙 摄游人在江苏省徐州园博园的
    • 2025-04-19
  •  
  • 罕见大风、沙尘、强对流,春天的冷空气为何这么强?
    罕见大风、沙尘、强对流,春天的冷空气为何这么强?
    •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11日至12日,随着新一股较强冷空气东移南下,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强风、降温、沙尘天气,华北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将出现暴雪,南方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风雹天气。4月10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风橙色、沙尘暴蓝色、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10日上午,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大风、雨雪、强对流、沙尘
    • 2025-04-12
  •  
  • 别小看了这滴水!
    别小看了这滴水!
    • 新华网2025-03-3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基。“一滴水”看似微弱,却蕴藏着巨大能量。聚沙可成塔,聚滴可成河。今天,让我们换个视角认识这滴水。一滴水大约有0.05毫升,别小瞧这一滴水,它所蕴含的能量超乎你想象。100个人节约一滴水,可以节约5毫升,可泡发一颗种子长出嫩芽;10000
    • 王莹 冯文雅 2025-04-01
  •  
  • 黄河从草原流过(下)
    黄河从草原流过(下)
    • 黄河从草原流过(下)中国艺术研究院责任编辑:武瑾
    • 2025-03-25
  •  
  • 黄河从草原流过(上)
    黄河从草原流过(上)
    • 黄河从草原流过(上)中国艺术研究院责任编辑:武瑾
    • 2025-03-25
  •  
  • 青藏高原的植被巨变
    青藏高原的植被巨变
    •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年平均气温不足0摄氏度,这里的许多植物类群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已经逐渐消失,现在仅有少数植物存留在如此高寒的地区,因此植物化石成为追溯青藏高原植物多样性历史的关键线索。青藏高原(来源:千库网)第二次青藏科考开展以来,科研人员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化石产地,并开展了系统性的化石标本发掘工作。通过深入研究这些不同地质时
    • 苏涛 2025-03-17
  •  
  • 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我国旗舰物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我国旗舰物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 今年3月3日是第12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增加资金投入,统筹推进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旗舰物种种群数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珙桐(中国鸽子树)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陆生脊椎动物约3100种,已定名昆虫13万种;有高等植物3.8万余种,其中珍稀濒危野生植物4000余
    • 宋梅 2025-03-04
  •  
  • 中越跨境合作共护全球极度濒危物种——东黑冠长臂
    中越跨境合作共护全球极度濒危物种——东黑冠长臂
    • 日前,一场跨越国界的生态保护行动在中越两国边境线上举行——中国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越南重庆县东黑冠长臂猿及栖息地保护区,在中越777号界碑前共同签署《中越东黑冠长臂猿联合保护行动计划》《中越东黑冠长臂猿联合巡护队伍工作方案》,标志着全球极度濒危物种东黑冠长臂猿的保护迈入跨境合作新阶段。东黑冠长臂猿在树上活动。黄崇和 摄图为黄色
    • 王艳群 杨江 覃绍英 2025-02-23
  •  
  • 戈壁沙漠里的高鼻羚羊,为啥要长个大象鼻子
    戈壁沙漠里的高鼻羚羊,为啥要长个大象鼻子
    • 戈壁沙漠里的高鼻羚羊,为啥要长个大象鼻子百灵号发布内容原创责任编辑:李旭本文为百灵号发布的内容。李旭的散装生物学简介在羚羊家族里边有一个特别奇怪的存在,他的鼻子长得就好像是缩短了的大象鼻子,你知道他的鼻子有什么特殊能力吗
    • 2025-02-14
  •  
  • 北京规划建设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
    北京规划建设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
    • 近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组织编制的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项目规划综合实施方案获批。该项目精准把握建设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的契机,持续推动麋鹿保护与南海子公园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提升麋鹿保护和监测水平,夯实麋鹿苑与南海子公园的生态文化根基,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源泉力量。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用地面积约1.
    • 2025-01-23
  •  
  • 感染流感后,尽量在48小时内用药
  •  
  • 科普|松柏为什么不怕冷?
  •  
  • 乘上基因“列车”——冰清绢蝶的出藏之旅
    乘上基因“列车”——冰清绢蝶的出藏之旅
    • 蝶类是目前记录中分布海拔最高的昆虫类别之一,有些种群的活动范围甚至延伸到了五六千米的冰川。青藏高原之上,绢蝶正“环抱”雪线,振翅飞舞,薄绢般的翅膀涂抹的是冰雪的颜色。在它们体内,隐藏着解开地质变迁和生物演化谜题的“钥匙”。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于高原振翅绢蝶属,隶属于凤蝶科绢蝶亚科,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及北美洲,约50余种。其中,我国
    • 郝家胜 赵友杰 2025-01-09
  •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   26   27   下一页»   共531条/27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