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人物事迹
  • “绿色使者”吴开勇:深耕林海二十八载
    “绿色使者”吴开勇:深耕林海二十八载
    • 吴开勇在观测苗木生长情况。 (受访者供图)他扎根林业一线28年,踏遍全县300多个村寨,用脚步丈量每一寸退耕还林的土地,用执着与智慧书写绿色答卷。他就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营林总站高级工程师吴开勇,曾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等称号的山乡“绿色使者”。1997年从西南林学院毕业的吴开勇,带着对林业的热爱扎根基层。200
    • 徐涛 杨再新 2025-07-15
  •  
  • 刘小京:农业科研要考虑“后天的事”
    刘小京:农业科研要考虑“后天的事”
    • 刘小京在柽柳试验田。冯丽妃 摄初夏的细雨零星落在渤海湾,距离海岸线20公里的河北沧州海兴县小山村山西洼,一片茂密的柽柳林舒展着叶片。林下,悠闲踱步的大白鹅啄食着谷粒,时而昂首发出“嘎嘎”的欢叫,为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增添了几分田园诗意。“这可是咱河北省最大的人工柽柳林!看这长势,今年柽柳的胸径至少能再长半厘米。”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
    • 冯丽妃 2025-07-12
  •  
  • 陶占富:治沙尖兵 致富能手
    陶占富:治沙尖兵 致富能手
    • 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到技艺精湛的林果专家,从治沙尖兵到致富能手,陶占富一手抓生态,一手抓产业,引领120余户果农实现人均增收1.2万元。他以林为卷,以果为笔,勾勒出一幅幅生态与经济并茂的生动画卷。“这树枝是四期花了,这个已经坐上了,这个刚要落……”见到陶占富的时候,他正指导果农高国有做好当前果树疏花工作,提高果树抵抗力,提升鸡心果的产量和质量。
    • 吕志敏 毕乐陶 刘紫竹 2025-07-10
  •  
  • 湖北赤壁:返乡新农人打造“水中黄金”产业链
    湖北赤壁:返乡新农人打造“水中黄金”产业链
    • 在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柳山湖镇柳山村,一片波光粼粼的水域正书写着新时代的创业传奇。“80后”党员谈红用近5年时间,将黄鳝养殖从传统模式推向科技化、产业化,不仅破解了全国性的苗种繁育难题,更带领乡亲们在“水中黄金”的产业链上蹚出了一条致富路。这位从大城市返乡的“新农人”,以创新为桨、以担当为帆,让黄鳝养殖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返乡创业:发
    • 见博 邵千红 2025-07-10
  •  
  • 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张建平:精研生态种植 守护高原粮仓
    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张建平:精研生态种植 守护高原粮仓
    • 6月中旬,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西岸,连片的粮田刚刚结束插秧季,满目新绿。大理苍洱留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建平来到田间查看秧苗长势,他说:“今年公司在大理市湾桥镇和喜洲镇种植了3488亩‘云粳37号’水稻,秧苗移栽后,进入分蘖期,再过半个月就长得很旺盛了。”张建平在查看秧苗长势。2021年至2024年,张建平所在的生产技术团队带动当地农户,
    • 段苏航 李丽 2025-07-04
  •  
  • 博士种草莓 高管养肉牛!贵州“新农人”将现代科技引入传统农业
    博士种草莓 高管养肉牛!贵州“新农人”将现代科技引入传统农业
    • 这个夏天,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双戛街道中箐村的清晨依旧凉爽。李世瑶蹲在田垄间,指尖轻拨一株草莓叶片:“这是‘红色奶油草莓’,甜度比普通品种高30%,去年每斤卖到80元仍供不应求。”这位皮肤黝黑、裤脚沾泥的庄稼汉,实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学博士。2016年,李世瑶回到家乡,在海拔1900米的喀斯特山区租下20亩贫瘠坡地,自筹资金建起了六盘水首个高海
    • 邓钺洁 2025-06-26
  •  
  • “新时代青年先锋”艾超:寻找土壤肥料的“中国答案”
    • 2025-06-24
  •  
  • 安文忠:十年青春浇灌“致富果”
    安文忠:十年青春浇灌“致富果”
    • 新华社贵阳6月20日电 平头、迷彩服、解放鞋,是安文忠十年不变的样子。35岁的他把青春“写”在贵州的山林间,无偿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助一方百姓致富。夏日,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青林苗族彝族乡的1000多亩猕猴桃长势喜人、陆续挂果。不少村民遇到农业技术问题,还是会想到十年前来到这里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安文忠。2024年9月,安文忠在六盘水市青林苗族彝族乡查
    • 2025-06-24
  •  
  • “新农人”杨剑锋:“火辣”事业独特“锋”味
    “新农人”杨剑锋:“火辣”事业独特“锋”味
    • “Hello,葛家鸡肠子辣椒味道微辣鲜香,适合炒肉、炒蛋,欢迎大家购买品尝!”线上,主播杨剑锋的推介让网友们心动不已,直播间里下单不断。线下,葛家鸡肠子辣椒已成功打入北上广深的中高端商超,每公斤售价64元。虽价格高,但非常抢手……杨剑锋在智控大棚内察看新培育的辣椒苗。颜开云 摄杨剑锋,湖南省浏阳市葛家镇人。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金源村种辣椒
    • 陶佑强 2025-06-21
  •  
  • “新农人”庞利民:以农艺匠心,育番茄“宠儿”
    “新农人”庞利民:以农艺匠心,育番茄“宠儿”
    • 你能想象吗?一斤番茄居然能卖到25元,还供不应求。这事儿就发生在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茅垟村的庞利民农艺大师工作室的大棚里。走进大棚,来者都会被那些鲜红的五六个一串的草莓番茄吸引视线。从深秋的11月一直到第二年的6月,这些番茄的采摘期竟然能持续整整8个月!去年,工作室指导下的天台里田农业有限公司的草莓番茄销售业绩突破了百万元大关,算下来,平均每
    • 丁筠 2025-06-21
  •  
  • 防沙治沙,荒漠里播撒希望的种子
    防沙治沙,荒漠里播撒希望的种子
  •  
  • 从荒滩到绿洲:在雅鲁藏布江畔,他们种下万亩核桃林
    从荒滩到绿洲:在雅鲁藏布江畔,他们种下万亩核桃林
    • 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加查县扎西定岗村蜿蜒的山路上,长江大学西藏高原核桃产业研究所刘利平博士穿着迷彩外套、牛仔裤,麻利地从上衣上取下标签,细心贴在刚嫁接的核桃树枝上。刘利平和村民在扎西定岗村为核桃树标记标签(5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庄云凯 摄刘利平说,2020年初次进藏时,她震惊于加查县随处可见的核桃古树——3657棵千年核桃构成了青藏高原特有的核
    • 刘洲鹏 卢丹阳 蒋梦辰 2025-06-18
  •  
  • 前何不富不回税务——河南太康前何村脱贫攻坚口述
    • 2025-06-12
  •  
  • 青年筑梦乡村 助力文化振兴
    青年筑梦乡村 助力文化振兴
    • 全家久正在制陶器 记者张云河 摄石贤(右)与绣娘交流刺绣技艺 石敏 摄(人民视觉)石贤团队制作的苗族银冠冰箱贴 石敏 摄(人民视觉)龙潭村俯瞰 王志凌 摄(人民视觉)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青年人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如何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与个人成长双向奔赴、同频共振?记者走进服务乡村
    • 张云河 刘晓宇 陈隽逸 2025-06-12
  •  
  • 世界环境日|老兵治沙队的绿色守望
    世界环境日|老兵治沙队的绿色守望
    • 世界环境日|老兵治沙队的绿色守望世界环境日,我们一起走进塔克拉玛干沙漠,看一群退役军人,在风沙肆虐的沙漠中种下500多万株绿植,建成万亩生态治沙基地。他们把梭梭变成“绿色工厂”,让肉苁蓉、甘草等经济作物在沙中扎根。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他们用汗水和信念,在沙漠深处谱写了一段“绿色奇迹”的真实篇章。记者:阮帅 宿传义配音:王帅龙新华
    • 阮帅 宿传义 2025-06-06
  •  
  • 选调生何腾:做一根“红薯藤”,去听土地的心跳
    选调生何腾:做一根“红薯藤”,去听土地的心跳
    • 何腾(左一)和村干部一起察看红薯生长情况。(刁河村村委会供图)2023年9月,我来到河南省邓州市龙堰乡刁河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到如今已有500多个日夜。村里教会我的,远比书本更鲜活深刻。初到村里时,村书记递给我一个烤红薯,烫得我左手倒右手。在老乡们善意的哄笑中,我悟出第一个基层工作的道理:想要融入,得先学会接住这“热乎劲儿”。我跟着村干部走
    • 何腾 2025-06-06
  •  
  • “新时代青年先锋”邓文浩:盐碱地里的碳减排行动者
  •  
  • “新时代青年先锋”王建民:用科技的力量让秸秆变废为宝
  •  
  • 宁夏:基因“杞”遇记
    宁夏:基因“杞”遇记
    • 宁夏:基因“杞”遇记责任编辑:戚志慧 申宁 张彬
    • 2025-05-31
  •  
  • 全国道德模范袁守根:一生种好一棵树
    全国道德模范袁守根:一生种好一棵树
    • 5月23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现场,一位84岁的老人缓缓走上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领奖台。他步履稳健,目光坚定,一如50多年前,从湖南省运回200株脐橙苗,在赣南红土地上种下橙色的希望。他就是“赣南脐橙引种第一人”袁守根。如今,他守护的赣南脐橙“母亲树”已繁衍出194万亩“橙海”,赣南脐橙以692.94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
    • 刘新权 鄢朝晖 2025-05-30
  •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   34   35   下一页»   共695条/35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