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拿8根柳条,十字交叉,然后拿2根柳条开始编。对,就这样绕一圈。”在新疆吐鲁番市葡萄沟景区非遗集市一间工作室里,柳编项目非遗传承人库尔班·克依木正教游客编柳筐。
40岁的库尔班,从小就跟着父辈学这门手艺。2020年,非遗集市一投入使用他就入驻了。很多游客现场向他请教柳编技艺,如果没编完,就会留下电话、添加微信,后面继续交流。
库尔班的工作室也是一间非遗展示门店,里边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柳编作品,门外还摆着一只活灵活现的柳编小羊。
非遗集市位于新疆吐鲁番市葡萄沟景区王洛宾音乐艺术馆内,2019年建成,2020年5月投入使用,2021年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新疆传统工艺传承基地。
游客在新疆吐鲁番市葡萄沟景区非遗集市上观看葫芦画(1月23日摄)(摄影:刘健)
非遗集市分为3个街区,已有8项国家级和14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入驻,常驻的有8名非遗传承人。库尔班的工作室位于“指尖上非遗区”,在这个区还能看到手工羊毛地毯、土陶、面塑、刺绣、烙画、桑皮纸制品等传统手工艺品,游客体验之后可以购买带走成品。这里还会不定期开展各种文化展示活动,如古代服装秀、剪纸服装秀、文物流动展览等。
“造型比较简单的碗和杯子,游客最喜欢做,一般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做好。”库尔班的“邻居”、土陶非遗展示门店主人黄远甫说,他和妻子常教游客做土陶碗。
同一区域的模戳印花操作起来相对简单。游客挑选喜欢的模具,蘸颜料、印在布上,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印好一方手帕或一个布包。模戳印花项目市级非遗传承人帕丽旦·买买提会事先完成选布、捶布、晾晒等8道工序,把最有意思的工序留给游客完成。
“我们用的颜料是天然的,用石榴皮、核桃皮等做原料。”游客操作时,帕丽旦会介绍什么样的花纹用在布料四周,什么样的花纹印在中间。“作品被游客带到全国各地,经常有人在微信里说印花漂亮、独特,我很高兴。有位游客留言说,我这种心情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帕丽旦点开手机,一字一字念。
“触摸这些非遗项目,会对抽象的传统文化有具象的认知。非遗集市为传播吐鲁番民间文化、传承非遗技艺等,搭建了桥梁。”新疆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吐鲁番板块副总经理张明明说,“今后景区将继续推动非遗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将非遗项目与当地特色文化元素结合起来,开发文创旅游产品,开展有温度有亮点有差异的非遗研学旅游;另一方面,加大‘互联网+文旅’开发力度,打造‘非遗+民宿’等项目。”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新疆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位中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