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乡村振兴 » 正文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推广健康养殖 端牢“生态饭碗”

发布日期:2022-04-08  来源:济宁日报 济宁学习平台  浏览次数:14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借助优良的水质环境和丰富的饵料资源,大力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方式,牢牢端住“生态饭碗”,不断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微山县先后荣获“中国乌鳢之乡”“中国河蟹生态养殖示范县”称号,现有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6处、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处。创新养殖方式,实现生态渔业绿色转型。微山县大力推行“鱼虾蟹混养”“池塘微孔增氧”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借助优良的水质环境和丰富的饵料资源,大力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方式,牢牢端住“生态饭碗”,不断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微山县先后荣获“中国乌鳢之乡”“中国河蟹生态养殖示范县”称号,现有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6处、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处。

创新养殖方式,实现生态渔业绿色转型。微山县大力推行“鱼虾蟹混养”“池塘微孔增氧”“河蟹南美白对虾混养”等新型生态养殖技术模式,率先实行“跑道养鱼”,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指导,提升养殖户生态养殖技术水平;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与中国水产科学院、上海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紧密合作,先后建立微山湖生态渔业研究院、桂建芳院士团队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微山湖渔业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促进更多渔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进行河蟹苗种繁育技术试验,建立300亩河蟹良种培育基地,实现大闸蟹苗种本地化培育;组织实施4个养殖尾水治理试点项目,打造“外封闭、内循环”生态循环样板,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微山县生态高效养殖面积20万亩,占养殖总面积的76%,力争打造北方最大的淡水渔业生态养殖基地。

强化品牌建设,推动生态渔业持续发展。微山县坚持因地制宜,初步形成北部以鲁桥镇为中心的乌鳢养殖产业带,南部以高楼乡为中心的虾蟹混养产业带及中部四大家鱼养殖产业带为主的三大产业带发展格局;分类别建设生态渔业园区、设施渔业园区、休闲渔业园区、综合种养渔业园区等,2021年完成7处千亩以上园区改造提升、4处渔业综合种养园区建设、3处休闲渔业公园建设;制定行业标准,加强微山湖系列商标管理,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面提升产品品质;以农商物流园为平台,引导散户集中经营,与京东、盒马鲜生等合作,打造微山湖渔湖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举办微山湖大闸蟹文化节、“生态大湖品牌渔业”摄影展、微山湖农渔湖产品展等系列活动,在北京、上海、陕西西安、山东济南等地持续组织开展渔业品牌推介活动,“微山湖”渔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高,品牌价值目前已达42.5亿元;创新研发工艺,大力开发新产品,走“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路线,产品质量逐年提高,市场份额不断增加。

注入金融“活水”,敲开生态渔业致富之门。微山县创新开办河蟹水文指数保险,运用保险手段和市场化运作对养殖户进行精准补贴,充分提高财政补贴资金效能,为农业生产者提供风险保障;有机整合各类政策,提高涉农资金规模,2021年争取各类资金近9000余万元,用于支持生态养殖、加工流通、休闲渔业、品牌渔业、渔港经济区、体系创新等方面建设;拓宽渔业筹资渠道,开展银企对接服务,帮助对接渔业企业和产业大户,一企一策,为需求企业及农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切实引导金融“活水”注入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通讯员白文娟 刘冉)

(稿件原载于2022年3月31日《济宁日报》5版)

来源:济宁日报

责任编辑:董相呈 曹娜 吕洁 莫元婧 郑志侠

总平台审核编辑:刘凯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