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技术人员开的‘处方’,我这备春耕的活儿才算真正有了底。”春节刚过,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查哈阳农场金星管理区职工王恩军拿到了今年的施肥建议卡。
去年,王恩军种植的150亩大豆,按照技术人员开的“处方”施肥,每亩地比上年多收获了130多斤,增收5万多元。今年,王恩军早早就来领取施肥建议卡,继续“照单抓药”、科学用肥,争取让自家的收入再往上蹿一蹿。
近年来,查哈阳农场持续加大农业标准化提升和农技体系化推广工作力度,去年秋收一结束,就组织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对辖区土地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开展氮、磷、钾等元素含量测定。在对1038份土壤样品进行5190项次的检验测试后,结合田间肥效试验数据和产量对比测算结果,按照施肥指标体系,技术人员为各地块建立了相应的施肥建议卡,向种植户开出今年的测土配方“处方肥”,让土地吃上“营养餐”,增强农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力,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除了测土配方技术外,黄豆变成“金豆豆”还少不了农机服务中心大马力机车的助力。去年,查哈阳农场应用大马力机械分层定位定量施肥,采用垄上三行栽培技术模式科学合理密植,并对收获机械进行加装对讲设备、防飞溅等一系列改装,有效提升了指挥调度效率,提高了抗灾减灾能力,减少了田间收获损失,实现良种、良法、良田配套,达到增产、增收、增效目的。
以前,“靠天吃饭、旱涝歉收”,是王恩军这些以土地谋生的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大家心里最大的无奈。现如今,这一状况也将得到根本性转变。今年,查哈阳农场计划在金星、幸福之路等管理区实施旱田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精准给药、给肥、给水,在推动传统大面积粗放用肥向作物有效区精准施肥转变的同时,通过对农田进行标准化治理,配套节水灌溉设施,实现旱可浇、涝可排、水可调、肥可控的目标,让庄稼稳产增产,助职工节本增收。
“还有每年的种植技术培训,农业科技现场会,生产技术定标会……每次都能让我们学到新知识、用到新技术,这科学种田的法子,就是比我们自己鼓捣的那一套强百倍。”王恩军由衷地为科技种田点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来源:北大荒融媒体
责任编辑:傅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