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科技兴农 » 正文

韶关学院:在农村建起“科技小院”,零距离解决生产难题

发布日期:2022-02-24  来源:广东学习平台  作者:汪祥波  浏览次数:15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我们没什么文化,也不懂技术,‘科技小院’的专家下地看田,还很耐心地给我们上课,能和这些学问高的专家教授打交道,让我们长知识、学技术,我们深感荣幸。”参加了“科技小院”组织的“农民夜校”培训,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深渡水瑶族乡深渡水村农民收获颇丰。2021年,经韶关市委办公室驻深渡水村精准扶贫工作队牵线,韶关学院在始兴县深渡水瑶族乡建立了“服

“我们没什么文化,也不懂技术,‘科技小院’的专家下地看田,还很耐心地给我们上课,能和这些学问高的专家教授打交道,让我们长知识、学技术,我们深感荣幸。”参加了“科技小院”组织的“农民夜校”培训,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深渡水瑶族乡深渡水村农民收获颇丰。

2021年,经韶关市委办公室驻深渡水村精准扶贫工作队牵线,韶关学院在始兴县深渡水瑶族乡建立了“服务乡村振兴科技小院”。学校“粤北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引导农民高效生产,助推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

“韶关学院服务乡村振兴科技小院”建立在农村生产一线,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致力于汇聚各方科技资源,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服务当地农业生产和文化建设,实现科研与农技推广两不误,把农民遇到的实际困难解决在田间地头。

“小院”自建设以来,韶关学院累计派驻农村科技特派员15人,服务范围覆盖7个乡镇15个村,先后吸引了“广东省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共同体”“广东省粤北土壤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粤北现代生态农业关键技术创新平台”“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等10多个平台和团队入驻。

“目前,‘科技小院’重点扶持深渡水村水稻、马铃薯、番茄主导产业,培育黄精、猕猴桃、百香果、葡萄等特色种植产业以及特色养蜂产业。”韶关学院“科技小院”负责人陈晓远说,专家团队涵盖作物育种、农田水利设计、作物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农产品产后加工与高值化利用等各个农业生产与农村环境治理环节。

近一年来,“科技小院”专家们有效帮助解决张溪香芋软腐病、韶关市三华李控花错峰上市、农产品高品质栽培与深加工等方面的问题,研发集成水稻节本增效(旱作)栽培技术、柑橘全材料综合利用技术、特色马铃薯栽培技术、番茄高品质栽培技术等8项技术,并在韶关市始兴县、南雄市、仁化县等地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虽然‘科技小院’建设时间不长,但已逐渐显现其学术交流、技术研发、科技示范、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对外服务的综合性平台优势,希望可以汇聚更多资源,形成平台集聚效应,使其变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样板。”陈晓远说。

科技兴农,科普惠农。韶关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秉持“韶关所需,韶院所能”的服务地方理念,不断总结“科技小院”相关工作,拓展科技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的成效,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把科研成果落到经济社会发展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南方+客户端

作者单位: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田欣怡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