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要闻综合 » 正文

首届“农村合作金融创新实践研讨会”在安徽黄山举办

发布日期:2018-10-25  浏览次数:245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探索创新实践之道 共商稳步前行之路首届农村合作金融创新实践研讨会在安徽黄山举办为促进供销合作社平稳有效开展金融服务,10月17日,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金融服务部指导,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主办,黄山供销集团承办的首届农村合作金融创新实践研讨会在安徽省黄山市举办。研讨会就供销合作社开展合作
 
 
 
探索创新实践之道 共商稳步前行之路
 
首届“农村合作金融创新实践研讨会”在安徽黄山举办 
 
 
  为促进供销合作社平稳有效开展金融服务,10月17日,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金融服务部指导,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主办,黄山供销集团承办的首届“农村合作金融创新实践研讨会”在安徽省黄山市举办。研讨会就供销合作社开展合作金融服务的模式选择、规范管理、政策支持、发展前景等系统关心的话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会长李春生出席会议并做主旨演讲。来自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系统的300余名代表参加研讨会。
 
  李春生详细分析了供销合作社系统开展合作金融服务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他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撑,而合作金融对于打破“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促进农户社会信用的发育、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各地依托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内部资金互助合作的实践探索,促进了农民全要素合作,将农村储蓄和产生于农村地区的利润尽可能地留在农村,是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各地供销合作社贯彻落实中发〔2015〕11号文件中关于“稳步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的精神要求,因地制宜探索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17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开展合作金融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790家,贷款余额95亿元,有效缓解了农民融资需求,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有益补充。但由于合作金融属于供销合作社新的业务板块,全系统还普遍存在着认识不够、人才短缺、法规制度建设滞后,业务素质和能力不适应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李春生表示,参与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应下力气统一认识,凝聚共识,发挥优势,积极稳步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路径和模式;应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引进,加快培养一支热爱供销合作事业,熟悉“三农”,懂业务、会管理、善经营的金融服务人才队伍;应严格做好系统金融风险防控工作,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管理督查和素质训练,促进供销合作社合作金融业务健康规范发展。
 
  中华合作时报社、安徽省供销合作社、黄山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别代表主办方和承办方在会上致辞,总社金融服务部有关负责同志及4位农村金融专家学者作主题演讲,安徽省黄山市供销合作社、浙江省温州市供销合作社、贵州省黔东南州供销合作社、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供销合作社、中合联投资有限公司五家单位分别作了经验交流。中华合作时报社发布了《2018供销合作社金融服务创新实践媒体解读报告》。
 
  与会代表普遍反映,这次会议内容含金量很高,实践部门的创新和思考非常深入,专家演讲理论性、指导性很强,对于系统合作金融健康稳定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