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 正文

新《种子法》破局三大沉疴 行业转型机遇来临

发布日期:2021-12-29  来源:中经网  浏览次数:13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事件内容: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决定,内容修改后进一步鼓励育种创新,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入实制性派生品种相关规定,提高品种权保护力度。新《种子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相关:12月25日至26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

事件内容:

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决定,内容修改后进一步鼓励育种创新,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入实制性派生品种相关规定,提高品种权保护力度。新《种子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相关:

12月25日至26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在2021年1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表示,要把种业作为“十四五”农业科技攻关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来抓,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主要考虑抓三件事:一是重点是抓好种子资源库和种业基地建设;二是加快技术创新,重点是强优势、补短板、破卡点;三是培育主体,重点是要抓好龙头企业和营商环境。

点评:

长期以来,我国种业市场规模庞大但是增长较为缓慢,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种业市场,2020年我国种业市场规模达552亿元,过去5年复合增长率仅为2.3%。造成我国种业发展滞缓局面的主要原因包括种质资源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不足、行业集中度低等因素。此前1月农业农村部表态的三个主抓方向目的便是解决这三大问题。从本次《种子法》的修订来看,三大问题的破局将有望得到法律层面的支持。

首先,新《种子法》第一条强调“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并在第九条增加“重点收集珍稀、濒危、特有资源和特色地方品种”,这将有效推进种子资源库建设,丰富我国优质种子资源,促进品种更新迭代。其次,新《种子法》着重提及种业产权保护,在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加强原始创新保护的同时,加大侵权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有效激发创新活力。最后,对种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将促进行业内资源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其中重视研发投入以及创新能力的龙头公司有望受益,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综上,在新《种子法》的制度保障下,加上农业农村部明确的工作路线支持,我国种业行业有望迎来制度、技术、产业格局的全面升级,促进产业规模扩容,激发农业的新活力。

来源: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傅炜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