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方资讯 » 正文

共享农庄成为海南“三农”新品牌 已创建试点200家

发布日期:2021-12-16  来源:海南学习平台  作者:傅人意 李艳玫 金昌波  浏览次数:12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的休闲之旅是什么样的?12月14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大茅奇幻世界共享农庄,蓝天白云之下,村道两旁青草依依。在这里,游客尽情地触摸“会呼吸的房子”,体验网红骑行绿道,还可以欣赏一场星光下的草地音乐会……12月14日,航拍海南省三亚市大茅共享农庄。记者 沙晓峰 摄这是海南省共享农庄建设的一个缩影。2017年4月,海南省提出发

“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的休闲之旅是什么样的?12月14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大茅奇幻世界共享农庄,蓝天白云之下,村道两旁青草依依。在这里,游客尽情地触摸“会呼吸的房子”,体验网红骑行绿道,还可以欣赏一场星光下的草地音乐会……

12月14日,航拍海南省三亚市大茅共享农庄。记者 沙晓峰 摄

这是海南省共享农庄建设的一个缩影。2017年4月,海南省提出发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以农业和民宿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共享农庄发展新理念。经过四年多的布局运营,共享农庄模式已初见成效,且正成为海南“三农”新品牌。

12月14日,航拍海南省三亚市大茅共享农庄。记者 沙晓峰 摄

据统计,目前海南省共享农庄农业基地总规模达223万亩,种植养殖主要品种有石斛、芒果、荔枝、菠萝、火龙果、咖啡、文昌鸡、海南土猪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效益较高。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在海南省文昌市潭牛镇大庙共享农庄,田园风光如画,由琼北古民居改造的民宿兼具传统特色和设计的美感。

大庙共享农庄管理者李鹏告诉记者:“这里原本是一个仅有11户50多人的小村庄,不少民宅闲置,如今,改造后的大庙共享农庄,节假日常常‘一房难求’,成为乡村振兴强有力的‘助推器’。”

近年来,一批各具特色的共享农庄已建成开园,产业特色初见雏形。这些共享农庄,为国内外游客到海南旅游度假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既延长了产业链条,也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提升了满意度。

近日,海南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共享农庄发展的十一条措施》,从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报建机制、统筹用地保障、完善供地模式、简化用地审批手续等方面促进共享农庄高质量发展。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海南省共创建共享农庄试点200家,正式认定20家。2020年投产的88家共享农庄接待游客人数221万人次,营业总收入8.5亿元,利润合计1.6亿元。共享农庄作为海南特色的“三农”新品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一个值得探索的积极路径。

责任编辑:王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