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理论与实践 » 正文

北大荒精神为粮食安全注入力量

发布日期:2021-11-21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马维维  浏览次数:10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编者按: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光辉历程中,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同时铸就了具有丰富时代内涵和民族特征的伟大精神,形成了独特的精神谱系,这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撑和宝贵财富。我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

编者按: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光辉历程中,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同时铸就了具有丰富时代内涵和民族特征的伟大精神,形成了独特的精神谱系,这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撑和宝贵财富。我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需要我们读懂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密码,汲取百年党史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力量,激发新时代奋斗前行的内生动力。

7月19日起,“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设专题“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推出系列稿件,阐述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形成的伟大精神,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和丰厚滋养,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初冬时期来到黑龙江,广袤的黑土地上已被薄薄的积雪覆盖。今年,北大荒又迎来了丰收季,预计粮食总产量达460亿斤以上,比去年增加30亿斤,实现播种面积最大、粮食产量最高的历史性突破。

“北大荒”早已成为“北大仓”,“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正鼓舞着北大荒人描绘一幅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向荒原要粮

走进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一幅北大荒的原貌图片呈现眼前。这片气候严寒、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荒原,曾经多次移民开垦均以失败告终。

1947年,按照党中央“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一批立下卓越战功的荣复军人,作为开拓先锋第一批来到黑龙江。开拓者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餐风饮露、顶风冒雪,在这里创建起宁安、通北等第一批国营农场,在北大荒点燃了创建公营农场的星星之火。北大荒真正意义的开发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

1958年,随着《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意见》的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近10万复员、转业官兵从全国各地奔赴北大荒。也是同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动员青年前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之后,先后有山东、天津、河北等地的20万支边青年来到这里,投入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中。

70多年来,从祖国各地奔赴北大荒开发建设的还有54万城市青年、10万大中专毕业生和地方干部。其中,有北大荒“奶牛之父”张源培,机电专家桂体仁,小麦和大豆育种专家梁甲农、冯紫琅,植物病理学家刘惕若,气象专家蔡尔诚。特别是被大家誉为“北大荒水稻之父”的徐一戎,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矢志不渝地致力于寒地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以稻治涝”创造了在高寒地区水稻生产面积超千万亩、单产超千斤的奇迹。

北大荒的发展历史是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伟大历史中的精彩篇章。黑龙江省农垦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高跃辉表示:“北大荒开发建设史凝结着几代北大荒人的辛勤汗水,承载着几代北大荒人的心血,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做好“压舱石”

2020年,北大荒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400亿斤以上。70多年来,北大荒累计生产粮食8741.4亿斤,向国家交售商品粮6888.6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亿斤以上,为中国人端牢自己的饭碗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年,北大荒集团“十八连丰”也已成定局。

如果在秋天来到北大荒,目光所及的是让人喜悦的金黄色。万亩大地上,收获机车、整地机车整齐列队,勾勒出一派丰收的壮美景象。

8月20日,北大荒集团党委迅速启动保秋粮夺丰收“决战月”行动,并把秋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实行网格化管理,逐级落实到人头、到地块,卡住日进度和完成时限,切实保持强力推进态势。

“我们采取多种措施抗灾减损,推广割晒分段收获,开展收割前技术培训,为保证粮食颗粒归仓打下坚实基础。”八五七农场农业发展部农机工作负责人胡鹏程说。

农业要增产增效,土地养护是基础。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科学轮作休耕制度,用地表水替代地下水657万亩;大力实施秸秆还田培肥地力4200万亩以上,还田率达95%;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应用侧深施肥,年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200万亩,3年内耕地地力提升0.3个等级——北大荒集团构建的绿色发展模式,为粮食生产蓄积了持续动能。

“秋收完我就开始格田化改造,原来598亩水田分成93个格田,改造后变成37个,地块更大、更平、更直,种地更方便了。”八五四农场第四管理区第十七作业站种植户吕文波说,通过实施规模化格田替代,明年能增产水稻6000余斤。

“北大荒精神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使命的力量源泉。在20世纪,北大荒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中国人吃上饭、吃饱饭的问题。在新时期,我们的任务是让中国人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生态、绿色、有机。”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守聪表示,在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的前提下,要更加注重粮食品质,坚定不移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道路,努力把北大荒打造成中国农业领域的“航母”和新型国际粮商。

向改革要红利

2015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对农垦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2018年12月16日,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黑龙江垦区从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整建制转入集团化企业化经营管理体制。

2020年12月,北大荒集团不再加挂农垦总局的牌子,北大荒集团全面完成了农垦体制改革。

“北大荒集团改革工作重点已由管理体制改革转向经营体制改革。”北大荒集团党委改革办主任曾祥成表示,两年来,北大荒现代企业制度持续完善,三项制度改革纵深推进,混改与股权多元化稳步推进,低效无效企业得到有力处置,企业办社会职能陆续剥离……

走好改革路,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要充分释放企业活力。

北大荒集团紧紧围绕“人”这一关键变量,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大刀阔斧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让我时刻保持奋进状态和竞争意识。”北大荒食品集团企管部经理王雪东说。

北大荒整合仓储资源组建粮食收储集团,将大基地建设与大产业建设融合,创新粮食收储经营模式,由单打独斗转为抱团发展。目前,收储集团已在建三江、红兴隆、宝泉岭等东部分公司建立产地供应库。

今年,北大荒集团又迎来了一个能够载入史册的重要时刻:北大荒集团的“北大荒”“九三”“完达山”“丰缘”“亲民食品”五大品牌荣登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其中,“北大荒”品牌价值达1439.85亿元,较去年增长411.49亿元,排名第49位。

随着国有资产布局逐渐优化、结构调整日见成效,北大荒还下大力气做好“减法”,通过强化管理、重组整合、破产退出等方式,处置完成“僵尸企业”101户、压减法人企业143家。

改革后的北大荒,虽然转变了体制机制,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许多壁垒需要打破,真正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任重道远。王守聪说:“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推动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记者马维维)

责任编辑:李昊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