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千百年来,古诗词里诉说着稻香和丰收,展现古代农业文明的田园诗意。
十一月,丝苗米收割工作在广东各地进行。良田美池,一片现代农业的稻田,让诗词里的绝美风景又在眼前展开。
11月5日,广东梅州蕉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丝苗米收割现场。
11月12日,广东惠州惠城的丝苗米也熟了。
11月13日,金色稻田“散落”在广东江门开平的村落之间。
美哉,大地流金
南国的初冬更像秋天,树木茂盛,毫不萧瑟,更让人振奋的,是稻田里的丝苗米成熟了。
“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风拂大地,稻浪千重,灿烂的阳光照耀在谷穗上,散发出金黄色的光芒。
11月8日,广东汕头潮阳稻浪翻滚。
广东丝苗米持续收割中。
11月13日,“广东丝苗·籼米珍宝”醉美稻田时尚秀在江门开平举行。
稻田中演绎丰收的喜悦。
稻田与碉楼交相辉映。
壮哉,农机轰鸣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这首诗记录了农家人脱谷子的场景。在大多数中国人的记忆里,收割稻子是一件难以忘怀的苦累活,和稻子抢时间、和天气抢时间。
如今,农机轰鸣,迎着朝阳隆隆唱响,一幅壮美的现代秋收图徐徐铺开。
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割稻。
11月12日,广东云浮新兴开展水稻收割大比武。
水稻收割忙。
俯瞰收割后的稻田。
喜哉,颗粒归仓
唐代诗人李绅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播种,收获,这是农人的期盼,也是他们喜乐的源泉。
“粒粒如珠白似霜。”范成大描述的大米十分喜人。
唐代诗人颜仁郁则吐槽没有常识的人,“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这种人文关怀依然有着现实的意义。当田野和劳作成为风景,当农民喜悦于岁丰年稔,深谙其背后的艰辛和汗水,美的意义便在此凸显。
11月5日,在梅州蕉岭,农民收割丝苗米。
广东丝苗米长势喜人。
颗粒都是丰收的喜悦。
责任编辑:傅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