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理论与实践 » 正文

甘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发布日期:2021-11-20  来源:甘肃学习平台  作者:伏润之 王煜宇  浏览次数:7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记者从近日召开的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视频会议上获悉,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采取“不见面”“打捆招标”等方式评审招标,90%以上的项目通过“绿色通道”审批,前期工作平均缩短20天,努力将疫情影响降至最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安远镇乌鞘岭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发挥土地效益。(摄影:王春财)近年来,甘肃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视频会议上获悉,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采取“不见面”“打捆招标”等方式评审招标,90%以上的项目通过“绿色通道”审批,前期工作平均缩短20天,努力将疫情影响降至最低。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安远镇乌鞘岭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发挥土地效益。(摄影:王春财)

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坚持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和生态环境保护一体谋划推进,不断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取得积极成效。截至10月底,甘肃省建成高标准农田289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15万亩。

甘肃省根据土地利用条件,将甘肃全省分为河西灌区、沿黄灌区、黄土丘陵区和陇南山区4个建设类型区,因地制宜确定重点建设内容,明确建设标准、耕地质量提升、资金筹措等内容。甘肃省计划到202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2750万亩,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85%,保障甘肃省粮食产量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

同时,甘肃省总结推广“一户一块田”“一企一基地”等符合甘肃省实际的建设模式。甘肃省在河西灌区、沿黄灌区集中连片开展耕地田块合并、平整和改造,推广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垄作沟灌等技术,建成高效节水灌溉农田310万亩;在丘陵山区进行宜机化改造,配套全膜双垄沟播、集雨节灌等耕作技术,建成高标准梯田139万亩;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高效节水灌溉、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产业基地建设等相结合,带动撂荒地复耕复垦188万亩。

作者单位:新甘肃·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田野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