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2021年机采长绒棉新品种新78号机采现场鉴定观摩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举行。经阿克苏农业农村局组织的验收专家现场勘验,籽棉机采实收亩产511.5公斤,采净率97.11%以上。据悉,这是新疆长绒棉亩产首次突破500公斤。
长绒棉又称海岛棉,因纤维较长而得名。今年,新疆机采长绒棉新品种新78号在阿克苏市推广种植17000亩,新78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历时近10年攻关的结果,经杂交选育而成,生育期130天左右,单铃重3.2克左右,吐絮畅而集中,抗撞击力强,适宜机械采收。
阿克苏地区是全国优质长绒棉生产基地,素有“长绒棉之乡”的美誉。由于缺乏适合机采的长绒棉品种,目前阿克苏地区长绒棉采摘仍然以手采为主。据测算,2020年长绒棉采摘费用每公斤达到2.5元,按照全地区长绒棉平均籽棉单产302公斤计算,手采费用每亩高达755元,约占长绒棉生产总值的35%。高昂的采摘费大幅降低了棉农的种植积极性,长绒棉采摘方式已成为制约地区长绒棉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今,长绒棉实现机采以后,企业生产出来的高档纯棉面料不再受毛发、化纤、麻丝等杂质污染,品质将得到大幅提升。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崔建平说,后续还要选育出更多的适合机采的长绒棉品种,同时也要选育出针对不同类型的(如纺300支纱的、纺200支纱的)对纤维长度需求不同的长绒棉品种。
责任编辑:刘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