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方资讯 » 正文

科技先行 浙江省绍兴市积极打造特色未来农业

发布日期:2021-11-06  来源:浙江学习平台  作者:周国勇 侯嫣 谢军  浏览次数:16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11月4日,看着从自家碾米机上下来的雪白新米,浙江省绍兴市银龙农场负责人金银燕一脸满足。凭借家里的65台(套)机械设备,他跟家人自己解决了2800多亩晚稻的生产。“从育秧到插秧到田间管理到收割,全部机械化作业。”这位曾经在单位办公室工作的新型农民不禁感慨,“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同样幸福感满满的还有诸暨市街新泉润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晓武

11月4日,看着从自家碾米机上下来的雪白新米,浙江省绍兴市银龙农场负责人金银燕一脸满足。凭借家里的65台(套)机械设备,他跟家人自己解决了2800多亩晚稻的生产。“从育秧到插秧到田间管理到收割,全部机械化作业。”这位曾经在单位办公室工作的新型农民不禁感慨,“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同样幸福感满满的还有诸暨市街新泉润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晓武,他在位于暨南街道的菇房里安装了自动喷灌、智能补光、视频监控等设备,在电脑、手机上就能完成控温、控湿、控氧、控光等全套操作。“这个数控车间使食用菌全年生产成为可能,还能控制菌菇生长节奏。”周晓武操作手机让菇房内光照增强,“你看这就是黑木耳小菇,再过半个月就可以采收了。”

近年来,绍兴市坚持科技先行,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培育示范主体等手段,不断引进推广数字化、智能化新机具、新装备、新技术,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不断提升。

统计显示,2017年至2020年底,绍兴市共投入农业“机器换人”资金约2.5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资金超过1.3亿元,有效带动了农机装备数量提升和结构改善。目前,绍兴市拥有水稻、蔬菜、水果、茶叶等各类农业机械50多万台(套),绍兴市粮食产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6.45%,居浙江省前列。同时,有关部门定期组织开展数字化农机装备技术培训和互联网直播销售培训等,一方面,转变农民观念,另一方面,帮助农民学到实用的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和网络销售方法。

“数字化、机械化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最大作用就是省工节本,提高效率,对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大意义。”绍兴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绍兴市将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做好新一轮农业科技项目规划和立项,不断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赋能农业现代化,积极打造具有绍兴特色的数字农业、未来农业。

作者单位: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

责任编辑:赵子珍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