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进而成为遍布县、镇、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抢抓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的红利,紧紧把握市场发展规律,通过扎实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在服务体系建设、物流资源整合、品牌培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惠民县2020年被评为全国淘宝村百强县,创建了2个中国淘宝镇(李庄镇、姜楼镇)、22个中国淘宝村。2021年1—8月网络零售额度达6亿元;各类电商业户达1万余户,活跃淘宝网店4000余家,天猫旗舰店达40余家,直接间接带动就业岗位15万余个。
抓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我造血功能,增强为农村电商发展持续服务的后劲
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是整个综合示范项目的指挥中枢,对项目建设质量有着关键的影响,尤其是其对镇村服务站点持续服务赋能和输血能力,直接决定乡村服务站点能否生存,间接影响农村产品上行及农村有效消费。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建立高标准的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一处,面积两千多平米,设有惠民县农特产品展示体验区、项目展示区、办公区、会议区、培训室、创客孵化区等功能区,已经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建设完成镇级电商服务站点12个、社区(村)级电商服务点98个,按照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的方式为广大群众提供代买代购、代收代发、信息发布等便民服务。电商服务覆盖全县80%以上社区。
抓物流资源整合,打通城乡流通高速路,有效盘活农村市场
依托惠民鲁北电商物流园,升级改造完成县级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中心,面积4800㎡。新购置一条智能交叉分拣线,分拣时效达18000件/小时,可降低70%的人工成本,提高了分拣时效。购置4.2米厢式运输车10辆,整合社会车2辆,规划物流配送线路12条,实现物流快递镇级全覆盖,并依托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实现了快递进村。截至目前已整合物流快递公司5家(中通、韵达、申通、百世、圆通)。开发建设了惠民县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接通了各个快递公司的数据,可以实时同步已经整合的各类数据,逐渐形成惠民县快递大数据。
抓农产品上行体系,创塑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农产品上行服务基地
聘请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在对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创立了“惠民原耕”与“千载一惠”两个区域公用品牌,制定了品牌授权使用标准及授权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线上开发建设“惠民原耕”淘宝店铺、微信商城,开发了天猫、京东、苏宁、拼多多惠民农特产品展馆店铺,已上架蛙声小镇有机产品等多种产品。对原来废旧间进行改造,建设了惠民县农副产品上行服务基地一处,为绝点、夏初两家电商户各配置全自动真空包装机等自动化设备,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由原来鸡胸丸、鸡胸肠日发货量1000单左右提升到5000单以上。
抓当地电商人才培养,建立电商人才培训转化机制,为电商发展提供充足人才保障
结合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实际和当前电商发展需要,制定了详细的人才培训计划,针对适训人群开展普及培训、初、中、高级培训,培训总人数不少于3000人次,培训转化率达到10%以上。截至目前,为全县所有镇街的有关机关干部、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村“两委”成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青年、妇女、退伍军人,涉农企业、合作社负责人、返乡创业就业人员、电商转型企业共培训38场,培训1390人,深入90余个村庄,入户精准指导96位学员。
抓试点推进,推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以姜楼镇为试点,实施乡村赋能工程,搭建姜楼镇村赋能电商平台。实现姜楼镇贫困群众“一户一店一码”。通过整合上游产品,打造产品标准化赋能农户销售全乡镇甚至全县产品的能力。通过整合姜楼镇村基层干部、本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天南地北家乡人助力推广,推动村集体和贫困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目前赋能平台已经开发部署完成并投入使用,开通贫困户赋能店铺100个,村集体店铺110个。
创新工作思路,在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上下足功夫
在项目建设之前,商务局积极学习前两批示范县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吸取教训,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制定符合惠民电商发展实际的创建方案,为惠民综合示范项目开好局、起好步、谋好篇。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创新管理机制,对入驻县级电商产业园的企业及村级电商服务点实施动态管理,对于达不到入园标准的企业、不具备服务能力的服务点负责人进行清退和调整,确保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作为服务体系末端的服务站点保持长久的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在电商人才培育方面,注重电商实操培训、注重后期跟踪服务、注重培训转化率,实施初中高层级梯队人才培育机制,为惠民县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加大革新力度,将快递物流彻底整合到位
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共配体系是综合示范项目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各示范县普遍存在的难题。在项目建设之初,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凝聚各方共识、汇集各方智慧、倾注优势力量,致力于充分整合全县快递物流资源,建立上下贯通的三级物流共配体系,打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通道。在县级层面,不仅实现了快递物流企业的空间集聚,更是通过利用溪鸟物流软件系统,将已经整合的6家快递企业后台信息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和共享;在镇村层面,通过科学规划的10条配送路线,打破镇级服务站作为快递物流中转的传统功能,依托镇村级服务站点实现快递物流到村入户。
加快模式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向深入
在综合示范项目中引入乡村振兴赋能项目,创新电商扶贫以往的相对单一、固化模式,核心内容是帮助农产品品牌化、农村互联网化、全民电商化,利用党建引领、政府、企业代言,基于乡情、亲情、友情等“家乡人”圈层建立一个农产品上行的稳定渠道,最终实现村集体增收、老百姓增收的核心目标。搭建乡村互联网平台,数字乡村引领发展。建立乡镇电子商务平台,并为每一个行政村开通专属村级店铺、为每一个贫困户开通独立标准店铺,将品牌化后的产品统一建立产品库,并将产品导入到村店、户店实现产品标准化,让每一个村、农户都具备销售全域特色产品的工具,产生利润反哺于贫困户和村集体。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商务局
责任编辑:李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