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品牌建设 » 标准资讯 » 正文

陕西:猕猴桃产业标准化再进一步

发布日期:2021-11-01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浏览次数:137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日前,在陕西省眉县举行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首次发布了猕猴桃产业指数。该指数体系包括猕猴桃价格指数、品牌影响力指数、产业发展指数以及流通指数四个分项指数。业内认为,这是中国猕猴桃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关键一步,有利于推进猕猴桃产业标准化。猕猴桃原产中国,后被引入新西兰。当前,中国猕猴桃虽然在栽种面积和总产量上占有绝对优势

日前,在陕西省眉县举行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首次发布了猕猴桃产业指数。该指数体系包括猕猴桃价格指数、品牌影响力指数、产业发展指数以及流通指数四个分项指数。业内认为,这是中国猕猴桃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关键一步,有利于推进猕猴桃产业标准化。

猕猴桃原产中国,后被引入新西兰。当前,中国猕猴桃虽然在栽种面积和总产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与新西兰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长期以来,中国猕猴桃产业面临标准化程度不高,生产管理技术参差不齐,树龄老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同时,部分果农一味追求产量,果品品质差异较大、商品率不高,整体品质不如新西兰猕猴桃。”眉县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针对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眉县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实施猕猴桃产业“四改五提升”果业革命,全面推进产业升级。经农业农村部批准,建成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猕猴桃批发市场,近年来培育猕猴桃专业合作社235户,建设各类冷库4700座;同时,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2020年通过电商销售猕猴桃超过15万吨,占该县总产量的30%以上。

随着猕猴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行业竞争日益加剧,提升猕猴桃品质已经成为广大果农和果业企业的共识。陕西齐峰果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公司与旗下9家子公司形成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为小农户提供全托管、半托管、大果园农场托管3种托管模式;同时,实行“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模式。

“中国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在于当前主要是以鲜果市场为主,深加工市场相对薄弱,发展猕猴桃深加工是提升产业效益的关键。”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培训与科技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猕猴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要加强猕猴桃基础科学研究,开发高品质猕猴桃功能性食品。

陕西约占全国猕猴桃产量的一半。陕西省果业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做优鲜果的同时,陕西省围绕延长猕猴桃产业链,在前生产阶段不断加大猕猴桃机械装备、优质花粉等系列产品研发,在后整理阶段进一步提升果品分选、储藏能力,加大即食型猕猴桃供应,积极培养果农网红,加快猕猴桃电子商务发展;同时推动猕猴桃果干、果酒等深加工产品升级换代,不断推动猕猴桃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以猕猴桃产业指数发布为契机,加快发展方式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实现生产、消费双向稳定。猕猴桃主产区既要充分发挥生态原产地优势和区域公用品牌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在提高产品品质上持续发力;又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产销对接上持续发力,推动产业绿色化、品牌化发展,加快建设猕猴桃标准化引领区。(记者乔金亮

责任编辑:刘思南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