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方资讯 » 正文

河南获嘉:一块地种了245种豆

发布日期:2021-09-30  来源:河南学习平台  作者:李若凡  浏览次数:288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是传统大豆种植产区,受持续性降雨影响,今年这里的大豆要比往年晚收获10天左右。9月26日,在获嘉县位庄乡新村,记者发现了一块“特殊”农田。放眼望去,该块大豆田被“旗子”分成数百个区域。相邻的地块,大豆生长情况也不相同。一块标注“郑1311”的大豆田,一片郁郁葱葱,一个个大豆荚籽粒饱满。而“

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是传统大豆种植产区,受持续性降雨影响,今年这里的大豆要比往年晚收获10天左右。

9月26日,在获嘉县位庄乡新村,记者发现了一块“特殊”农田。放眼望去,该块大豆田被“旗子”分成数百个区域。相邻的地块,大豆生长情况也不相同。一块标注“郑1311”的大豆田,一片郁郁葱葱,一个个大豆荚籽粒饱满。而“邻居”地块的大豆,早已枯黄。

为何这片田地与众不同?

“这里是黄淮海大豆优质高产广适新品种培育成果示范基地,总面积有200亩。”该县种子管理站站长张国际说,“这里共试验种植了245个新审定的品种和全国表现好的品种,以筛选出适合河南种植的抗倒伏、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只有种植优良品种才能实现高产稳产,才能给种植户带来较高收益。张国际说,虽然今年大豆前期播种遇到干旱,中期遇到涝灾,但却是选育大豆抗涝、抗病品种的“好机会”。今年的种植试验证明,郑1307、郑1311等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和优异的抗逆性,是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

据悉,获嘉县大豆播种面积最大时达12万亩,随着品种的老化和市场的变化,当地不少农民把大豆地改种了玉米。今年,大豆种植面积为4.5万亩。

“我相信,明年获嘉县大豆种植面积会翻一番。”张国际自信地说。

他的这一说法,得到了该县清亮合作社理事长梁本亮的认同。该合作社流转土地860亩,其中种植大豆430亩。从2018年开始,合作社就一直种植大豆新品种郑1307,年年亩产保持在600斤以上。

梁本亮给记者算了笔细账,2020年,他种的大豆亩产620斤,市场价2.82元/斤。除去种子等各项投入,每亩净盈利1335元,比种玉米多盈利190元。

“我国耕地有限,难以大幅增加大豆种植规模,这就需要依靠科研人员持续攻关,选育出更多高产、稳产的优良品种,结合科学种植管理模式,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大豆产量。”张国际说。

张国际告诉记者,下一步,获嘉县计划打造10万亩大豆种子繁育基地。2021年至2025年,建设优质大豆良种繁育基地5万亩,建设占地1000亩的大豆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基地1个;建设大豆种子仓库6000平方米,完善大豆加工条件,使大豆种子加工、仓储能力达到1.2万吨。2025年至2030年,优质大豆良种繁育基地达到10万亩,年加工大豆种子能力达到2.5万吨。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小小一粒种子,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事关农民增产增收,事关百姓生活品质提升,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责任编辑:赵子珍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