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方资讯 » 正文

内蒙古呼伦贝尔: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 现代化步伐稳步推进

发布日期:2021-09-30  来源:内蒙古学习平台  作者:蒋丽娜  浏览次数:62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全力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农牧业农村牧区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了有力支撑。5年来,呼伦贝尔市积极落实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全力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农牧业农村牧区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5年来,呼伦贝尔市积极落实各项“三农三牧”支持政策,推动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呼伦贝尔市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290.6亿元,比“十二五”末期增长9.3%,5年年均增长1.8%;粮食产量达120.8亿斤,约占内蒙古自治区粮食总产量的六分之一,连续5年稳定在120亿斤以上;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034.8万头只,同比增长2.9%;全市具备了120亿斤粮食、25万吨肉类的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重要农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牧草长势良好,牧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产业布局得到优化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不断优化农牧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全面完成1608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逐步改变“一产依赖农业、种植业依赖玉米”局面,种植业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呼伦贝尔市农作物总播面积281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2471万亩。呼伦贝尔市立足岭东、岭西自然资源优势,结合现有产业基础,推动形成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水稻、肉羊、肉牛和牛奶等12条产业带,并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建设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肉羊、肉牛、奶业、饲草饲料等8大产业集群。目前,玉米、肉羊产业集群已达100亿级以上,大豆、肉牛达70亿级以上,小麦、奶业达20亿级以上,马铃薯、饲草饲料达10亿级以上。

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呼伦贝尔市出台加快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重点龙头企业为带动,推动农牧业产业化提档升级。呼伦贝尔市8个产业集群总产值达460亿元;国家大豆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草原肉羊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建设加快推进,紧密型农企利益联结比例达62%,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5%。

牛羊膘肥体壮,草场牧草丰收。

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呼伦贝尔市积极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围绕草原短尾羊、三河牛、三河马、大豆、马铃薯种薯、小麦和黑木耳等优势地方品种,通过品种选育推广、追溯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其向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成功完成呼伦贝尔草原羊肉、牛奶、大豆等8个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和授权。呼伦贝尔市通过举办一系列宣传推介会,搭建呼伦贝尔物产供应链管理平台,建成中俄蒙物产中心等,充分展示“呼伦贝尔”金字招牌优势特色,8个区域公用品牌全部入围2020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呼伦贝尔草原羊肉”“呼伦贝尔黑木耳”分别荣获“全国绿色农业十大最具影响力地标品牌”“全国绿色农业十大蔬菜地标品牌”称号。“呼伦贝尔牛奶”“呼伦贝尔黑木耳”“呼伦贝尔牛肉”入选内蒙古农牧业品牌目录。

回眸过去5年,呼伦贝尔市农牧业稳步推进,现代化新进程开启。展望未来,呼伦贝尔将继续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以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契机,以乡村振兴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升级,全力打造绿色农畜林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努力奋斗。

(图片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日报)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日报社

责任编辑:杨涵棋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