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生活百科 » 正文

健康问答|减肥如何控制热量摄入?

发布日期:2025-04-24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  浏览次数:17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眼看着天气热起来了,相信不少人不是在努力减肥中,就是在努力减肥的路上。很多人通过“减脂餐”减肥,相信大家一听到减脂餐,首先想到的就是“吃草”,比如清水煮菜、低脂轻食等,按这种方法吃上一段时间确实会体重下降,但往往因为难以坚持,或者恢复正常饮食后体重快速反弹而以失败告终。对于减重人群来说,控油固然重要,但配餐时更应注意控制总量、比例适宜


眼看着天气热起来了,相信不少人不是在努力减肥中,就是在努力减肥的路上。很多人通过“减脂餐”减肥,相信大家一听到减脂餐,首先想到的就是“吃草”,比如清水煮菜、低脂轻食等,按这种方法吃上一段时间确实会体重下降,但往往因为难以坚持,或者恢复正常饮食后体重快速反弹而以失败告终。

对于减重人群来说,控油固然重要,但配餐时更应注意控制总量、比例适宜及合理搭配,而调料的选择,与饭菜的口味及控制热量摄入密切相关。因此,在减重期间,选对调料,不仅可以吃得有滋有味,又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控油≠无油,少油也可做出美味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油脂类是人体的必需营养素,除了提供能量,也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人体内的脂类还参与维持细胞的稳定、脑和神经组织的构成以及维生素D、胆汁酸及多种激素的合成。亚油酸、α-亚麻酸属于必需脂肪酸,不能被人体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取,如果缺乏会影响机体免疫力、伤口愈合、视力及心脑血管健康。

即使对于减重人群来说,控油也不等于无油,常规来说减脂餐中的脂肪供能比例也应维持在20%至30%,根据总能量目标,食用油要适量,多选择植物油,少用猪油、黄油、椰子油等饱和脂肪酸,不吃或少吃含氢化油脂、人造黄油等反式脂肪酸的加工食品。

相比于正餐不吃或只吃清水煮菜,在减重期间,吃好一天三顿饭不仅可以保证饮食结构合理均衡,也能有效避免多吃零食或加餐,导致热量超标,从而更利于长期坚持,使体重平稳下降、不易反弹。而减脂餐也并不是必须清汤寡水,适当变换方式,在正餐中减少油的用量也可以做出可口美味:

1.使用带刻度的油壶或者油勺,做到量化用油,烹调时看一看、想一想,再放一放。

2.蔬菜采用白灼、蒸、凉拌的方法,减少炒的频率;动物性食材可以用蒸、炖、煮和烤的方法代替油炸、油煎。

3.烹饪时适量加入柠檬、辣椒等调味品,使菜色口感更丰富。

4.合理使用电饼铛、微波炉、空气炸锅等烹饪工具,少油又美味。

慎用酱汁,会看标签

除了适当控制烹调用油,减重期间还要慎选酱类调料,像花生酱、芝麻酱、拌饭酱、沙拉酱、果酱等大多属于高油高盐高糖类调料,是妥妥的“能量大户”。判断调料是否适合减重期间食用,可以参考食品包装的配料表和食物成分表,通常配料表中的成分按含量由多到少排列,如果油脂类、糖(蔗糖、白砂糖)在配料表中位置靠前,那该调料的热量大概率不会太低。

查看食物成分表中每百克食品所含能量的数值,能对其所含热量的多少有更直观的了解,比如芝麻酱每百克所含热量约600大卡,胡椒粉每百克所含热量约350大卡,也就是说如果用等量的芝麻酱和胡椒粉,前者比后者要多摄入近1倍的热量。

减盐控糖,清淡口味

作为调料的主流,油盐糖不分家,对于减重人群来说,同样需要减盐、控糖。盐被誉为“百味之王”,相比其他调料更能刺激食欲,如果饭菜中放盐多,一则容易吃多,导致能量超标;二则可能引发水肿,导致体重波动甚至上涨,常规来说成人每天食盐最好控制在5克以内。

1克糖的热量约为4大卡,相比于谷类中的碳水化合物,蔗糖、白砂糖等精制糖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多余的热量则转化为人体内的脂肪,不利于减脂。但不少人在做饭时偏爱炒糖色,或用糖提鲜,而像糕点、甜品、冷饮及酸奶中常添加不少白砂糖或蔗糖,长期食用这类食品,不仅口味变重,还无形中增加了能量摄入,不利于体重控制,一般建议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克,减重期更需严格控制,建议控制在25克以下或更少。

责任编辑:任全慧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