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啡肽
enkephalin;ENK
定义:由5个氨基酸残基(Tyr-Gly-Gly-Phe-Xaa)组成的具有吗啡样活性的五肽内啡肽。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分布较广泛,除能镇痛外,具有调节内分泌激素分泌和体温等作用。在脑中已发现有两种脑啡肽——甲硫氨酸脑啡肽和亮氨酸脑啡肽。
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_氨基酸_肽与蛋白质_肽_功能性寡肽和多肽
相关名词:神经递质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元 旁分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
脑啡肽是一类重要的内源性阿片肽,属于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中。作为神经递质或调质,脑啡肽通过结合多种阿片受体,参与调节疼痛信号传递、情绪反应和应激机制,是人体天然镇痛系统的核心成分之一。脑啡肽的分泌受外界刺激(如疼痛、压力)和生理节律调控,在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交互中发挥桥梁作用。
脑啡肽由神经元或内分泌细胞分泌,通过突触传递或旁分泌作用于靶细胞。它主要分布于疼痛调节相关区域,如脊髓背角(抑制痛觉信号传入)、导水管周围灰质(参与下行镇痛通路)、杏仁核、下丘脑(调节情绪和应激反应)。脑啡肽的核心功能集中在镇痛和情绪调节领域。脑啡肽通过抑制脊髓背角的痛觉信号上传及降低中枢对疼痛的敏感性,产生快速但短暂的镇痛效果。同时,脑啡肽能增强多巴胺系统的活性,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并参与奖赏机制和成瘾行为的调控。此外,它还影响胃肠蠕动、呼吸节律和免疫应答,体现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广泛联系。
脑啡肽的临床意义在于其作为“天然镇痛剂”和神经-免疫桥梁分子的双重角色。在临床研究中,脑啡肽的代谢稳定性和受体选择性是药物开发的焦点。人工合成的脑啡肽类似物或酶抑制剂被用于慢性疼痛、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精神障碍的治疗。近些年研究还发现,脑啡肽与自闭症、帕金森病等病理过程相关,为揭示脑疾病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其多重功能持续推动神经科学和药理学领域的创新突破,靶向脑啡肽系统为多种疾病提供了新思路。然而,受体亚型的功能复杂性、药物稳定性和个体差异仍是临床转化的重要障碍,未来需结合分子设计、基因编辑和精准医疗技术实现突破。
(延伸阅读作者: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崔思思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