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培训教育 » 职业技能 » 正文

积极探索新时代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创新实践

发布日期:2025-04-09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刘东利  浏览次数:9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劳动和技能竞赛是工会的传统优势和工作品牌,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新征程,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劳动和技能竞赛,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学技术、练本领、增才干、比贡献,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既是落实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各级工会组织的职责所在。更为重要的是


劳动和技能竞赛是工会的传统优势和工作品牌,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新征程,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劳动和技能竞赛,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学技术、练本领、增才干、比贡献,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既是落实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各级工会组织的职责所在。更为重要的是,它找到了工会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的契合点,是工会组织服从服务大局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

劳动和技能竞赛涉及面广、规模大、数量多、社会影响广泛,各级工会要着力构建突出地区和行业特色、激励奖惩机制清晰完备、成果总结评价科学的竞赛体系,积极组织企业办赛、职工参赛,搭建职工成长成才的竞技场、练兵场、展示台,有效激发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使劳动竞赛这个工作品牌展现时代价值。

一要统筹谋划、全面发动。要科学制定竞赛方案,明确总体要求、任务措施和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群众性优势,把基层工会和广大职工广泛发动起来,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与率,发挥国有骨干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注重将力量和资源向非公企业和新就业群体倾斜,动员各行各业职工广泛参加竞赛,最大限度组织一线职工、立足一线岗位、解决一线难题,使竞赛面向职工、贴近一线、有质有效,提升竞赛吸引力、创造力。要用足用好政策、注重培养人才。把竞赛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政策资源,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技能实训基地、技能培训补贴等改革举措在企业落实落地,通过覆盖广泛的劳动和技能竞赛,促进职工提升能力水平、练就高超技艺。要体现价值引领、增强社会认同。各级工会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本产业、本单位竞赛的具体奖励措施,设立专项资金,补助竞赛中晋升技师、高级技师技能等级的产业工人,奖励工匠和“五小”创新成果,通过竞赛体现劳动价值。

二要把握重点、集中推进。要围绕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劳动竞赛,主动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的沟通,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全员参与、良性发展的局面。开工建设项目,要以加快工程进度、创样板工程为竞赛目标,聚焦急难险重问题,开展“专题攻关”;建成投产项目,要针对设备安装、生产调试、技术工艺等环节出现的难点问题,开展“专家会诊”“技术攻关”。大力推进职工“五小”创新竞赛。围绕产品升级换代进行发明、革新和设计,在改进落后技术设备和工艺、改革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组织动员企事业单位职工广泛参与“五小”创新活动,形成一批产品类、设备类、工艺类、成本与管理类、环保与节能类“五小”创新成果。大力推进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健全完善以企业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以行业企业竞赛为主体的工作体系,组织各类企事业单位一线职工参加,大力动员非公企业职工和新就业群体参赛,培养造就更多新型劳动大军中的工匠、专家、技术能手。大力推进职工节能减排竞赛。围绕环境保护治理、节能降耗,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开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把节能环保变成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推进绿色发展、健康发展。大力推进职工“安康杯”竞赛。围绕提升企业和职工安全健康意识和能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以“强意识、查隐患、促发展、保安康”为主题开展竞赛,引导广大职工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三要创新方式、灵活务实。充分利用工会数智化平台,完善运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现代化手段开展竞赛的形式和载体,实现参赛对象普遍化、竞赛内容公开化、竞赛过程透明化、评价监督社会化,增强竞赛的先进性、便利性和群众性。积极动员非公企业职工和新就业群体参赛,探索灵活的参赛方式,可以借助职工之家APP和互联网平台等开展竞赛。

各级工会要完善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的机制保障,分类施策,建立既有宏观指导又有具体举措,地方产业、企业相结合的竞赛推进体系。结合本地区、本系统和各类企业实际,根据企业和职工需求,采取精准有效的竞赛内容、形式、措施,保证针对性、实效性,让职工获益、企业欢迎。要注重发现和宣传典型,宣传推广基层开展竞赛的典型经验,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争创一流的氛围。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总工会)

责任编辑:刘伊桐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