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发展的时代浪潮中,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以科技之力赋能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奏响了一曲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奋进之歌。
智慧农业
科技助力企业创新 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省、市、县强科技行动,充分发挥科技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皋兰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委1139工作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强科技行动。通过培育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据了解,皋兰县为完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体系,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创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梯次培育发展体系,建立科技型企业库,积极开展“挖存量、保现量、提增量”培育行动。根据省市县科技创新工作部署,邀请省市相关专家对30家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指导。过去一年,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8家,新认定省级科技型企业7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9家,甘肃欧特建材工业园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遴选入库“三高”企业2家,形成了培育有目标、提质有基础、增速有保障的良好局面。
县科技局依托科研“新四军”力量,积极征集“卡脖子”问题和产业升级技术难题11项,搭建“企业出题点题、政府牵线搭桥、高校院所参与”的产学研平台,帮助企业答疑解惑,解决技术难题。同时举办“科技惠企政策”培训班和新质生产力培训班,指导企业做好研发机构的建立、研发经费的归集、专利的申报与转让等工作,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企享受减免所得税等政策贯彻落实,引导创新主体“应享尽享”。深入贯彻落实《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为企业创新“输血补气”,切实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近年来,累计兑现科技创新奖补资金27万元。指导欣雨防水、丰洋新材料、天恩重工等16家企业申请科技创新再贷款,2家企业通过科技部创新积分筛选和人民银行审核,成为科技创新再贷款备选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合同服务工作,完成技术合同登记认定11620.09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0.17%。通过优化科技服务效能,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科技人才下乡 乡村发展“换挡提速”
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智慧乡村农业正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而人才作为这一变革中的核心要素,正以其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无人机喷洒农药(资料图)
近年来,科技局紧扣禾尚头小麦、白兰瓜、软儿梨等“五大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立足全县农业、企业、合作社技术需求,持续推广“科技特派团”模式,“对症开方”助力产业振兴。按照一名省市专家帮带4名科技特派员的“1+4”模式,2024年度选派科技特派员25名,组织各科技特派团深入田间地头、养殖一线“按需开方”,先后开展能力提升培训班1次、技术服务指导15次,帮助群众解决种养技术问题5个。在县委组织部指导下,申报省级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项目2项、省级重点人才项目3项,为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提供广阔平台。先后开展能力提升培训、技术服务指导,帮助群众解决种养技术问题,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作用持续显现。
“这几年在乡村开展技术指导,从土壤检测到精准施肥,再到智能化种植管理,农民们的观念有了很大转变。他们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也切实从中受益。未来,希望能培养更多本土人才,让智慧农业在乡村扎根更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程鸿说。
从农业的智慧转型,到工业的创新升级,再到服务业的数字化蜕变,皋兰正以科技为引擎,激活发展新动能,描绘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蓝图。未来,皋兰县将持续在科技的护航下,驶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航道,书写出产业兴旺、城乡融合、民生富足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李金凤 王文嘉 杨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