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科技 » 科技动态 » 正文

特早熟早稻新种质创制成功

发布日期:2025-02-25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魏依晨  浏览次数:134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记者2月24日从江西省抚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获悉,该所水稻研究团队成功创制出特早熟早稻新种质,该种质的生育期相比现有早稻品种缩短约5天。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科技期刊《作物杂志》。传统早稻品种普遍存在生育期较长、产量与品质难以兼顾等问题,尤其是在“稻—稻—油”三熟制模式下,早稻品种的生育期过长导致与油菜种植茬口衔接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

记者2月24日从江西省抚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获悉,该所水稻研究团队成功创制出特早熟早稻新种质,该种质的生育期相比现有早稻品种缩短约5天。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科技期刊《作物杂志》。

传统早稻品种普遍存在生育期较长、产量与品质难以兼顾等问题,尤其是在“稻—稻—油”三熟制模式下,早稻品种的生育期过长导致与油菜种植茬口衔接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抚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研究团队历经7年攻关,利用偏粳型渐渗系与本地主推早稻亲本杂交选育的策略,以“湘陵628S”和“中早39”为改良亲本,分别与偏粳型渐渗系进行杂交,经过系统选育,培育出不育系“Z01S”和恢复系“R1102”。研究结果显示,杂交早稻组合CZY1102(Z01S/R1102)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均表现出早抽穗、强感温性,其播始(播种到始穗)历期47—73天,比对照品种“中早39”在长江中下游双季春播缩短6.4天、秋播缩短11.3天,表现出良好的产量潜力。

团队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开展早抽穗基因的互作机制及其分子机理研究,为水稻遗传改良提供更多技术支持。(记者魏依晨)

责任编辑:魏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