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农业科普 » 正文

科技名词 | 大西洋中脊 Mid-Atlantic Ridge

发布日期:2023-05-27  来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浏览次数:3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大西洋中脊Mid-Atlantic Ridge定义:纵贯大西洋中部,与大西洋两岸轮廓平行,呈现S形弯曲的巨型海底山脉。学科:海洋科学技术_海洋科学_海洋地质学、海洋地球物理学、海洋地理学和河口海岸学相关名词:海底扩张 扩张速率 地幔柱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延伸阅读】大西洋中脊又称中大西洋海岭,是一条位于洋盆中部沿大西洋南北轴线延伸的海底山脊,也是人们发现的最

大西洋中脊

Mid-Atlantic Ridge

定义:纵贯大西洋中部,与大西洋两岸轮廓平行,呈现S形弯曲的巨型海底山脉。

学科:海洋科学技术_海洋科学_海洋地质学、海洋地球物理学、海洋地理学和河口海岸学

相关名词:海底扩张 扩张速率 地幔柱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

大西洋中脊又称中大西洋海岭,是一条位于洋盆中部沿大西洋南北轴线延伸的海底山脊,也是人们发现的最大山脉,总长度达16000公里,平均宽度达1200公里。大西洋中脊自北冰洋海域(87°N)经冰岛向南延伸至赤道地区,随后继续弯曲延伸至南极附近的布维岛海域(54°S),它几乎从地球的最北端呈“S”形一直延伸到地球的最南端。

19世纪50年代,人们首次发现大西洋中脊与当时已知的全球洋中脊系统相连接,大西洋中脊南端向东穿越克罗泽海台连接西南印度洋脊,向西延伸连接斯科舍脊。该发现证实了海底扩张与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并成功推动了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大西洋中脊的半扩张速率平均为2至4厘米/年,是典型的慢速扩张洋中脊系统,其以赤道附近的罗曼什海沟为界,被分为北大西洋中脊与南大西洋中脊。

大西洋中脊的形成始于晚侏罗纪冈瓦纳大陆的裂解。随着大陆板块裂解作用的持续增强与各断裂带分支的逐渐出现,在早白垩时期冈瓦纳大陆上形成了南亚特兰蒂斯白垩纪断裂系统,将大陆自西非南部与南美洲东北部分裂。自早白垩纪开始,该断裂系统的南向分支将南美洲与非洲板块逐渐分离,并在二者分裂板块之间形成广阔盆地。与此同时,冈瓦纳大陆最南端在早白垩纪开始出现海底扩张活动。随着断裂系统将大陆不断分离、海底扩张系统自南向北逐渐传播,南大西洋中脊系统在早白垩纪中期自南向北纵穿广阔盆地,传播至博德沃德断裂带。之后随着新生洋壳的不断增加以及洋脊的持续扩张,南、北大西洋中脊在晚白垩纪早期于赤道地区相贯通,自此整个大西洋中脊系统形成并持续扩张至今。此外,大西洋中脊系统的形成演化过程中还受到了其周围诸多地幔柱作用的显著影响,如冰岛、亚速尔、圣赫勒拿、阿松森与特里斯坦地幔柱等。

责任编辑:张鹏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