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要闻综合 » 正文

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粮食安全更有保障

发布日期:2023-05-12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作者:童静  浏览次数:86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学习强国”北京5月11日电 11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有关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

“学习强国”北京5月11日电 11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有关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重农抓粮政策举措,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丛亮介绍,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市场运行平稳、粮食流通高效顺畅。“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口粮自给率在100%以上,谷物自给率在95%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大概48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丛亮说。

近年来,受疫情延宕、经济下行、极端天气、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国际粮食市场波动较大。与之相比,我国粮价总体保持平稳,在合理区间运行,粮食市场没有脱销断档,始终保持了充足供应,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粮食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回顾总结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时指出:“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十四亿多人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为了进一步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政府储备粮规模结构布局在持续优化。目前,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和市场易波动地区成品粮油储备已经达到15天以上;各类粮食企业库存处于较高水平,部分企业商品库存较前些年明显增加;再加上农户手中存粮,全社会储粮层次更加丰富,保障更加有力。

同时,我国不断健全粮食应急保障体系,目前,已基本建立了涵盖储运、加工、配送、供应等全链条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到2022年底,全国共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584家、应急储运企业4846家、应急配送中心3542家、应急供应网点56495个。应急加工能力每天可达到164万吨,能满足全国人民2天的需要。”丛亮介绍道。

用科技的手段来储好粮、管好粮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一招。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黄炜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仓储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储粮技术总体处于世界较先进水平,粮食仓储正在由“安全储粮”向“绿色优储”高质量发展阶段跃升。

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

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粮食生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最低收购价政策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卢景波说,“从2004年开始,国家陆续在主产区对稻谷、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有效保护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不确定、难预料因素交织叠加,国际粮食市场频繁大幅波动。为了稳定口粮生产,夯实粮食安全的基础,国家有关部门综合考虑粮食的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适当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其中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已连续三年提高,早籼稻连续四年提高,之前中晚籼稻也连续三年提高。“这样的安排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保护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保障农民的种粮利益,坚定农民的种粮信心,促进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供应稳定和市场平稳运行。”卢景波表示。

今年夏粮收购即将启动,相关部门将如何保证夏粮颗粒归仓?有记者在现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对此,丛亮介绍,从调度情况看,今年小麦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目前长势较好,有望再获丰收,预计新小麦开秤后价格将保持平稳态势。目前看,小麦、早籼稻市场价格明显高于最低收购价水平,预计启动托市收购的可能性不大。“我们将加强市场监测,会同有关方面在符合条件的地方及时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切实发挥政策托底作用,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丛亮说。(“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记者童静)

责任编辑:张雯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