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人物事迹 » 正文

选调生张育儒:我在村里“种产业”

发布日期:2022-10-1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张育儒  浏览次数:31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这是来咱村工作的小张,大家欢迎!”记得刚来村时,在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干部的热情介绍下,我在党日活动上与村里的党员和村民代表见了面,望着大家朴实的笑脸,我一颗忐忑的心突然就踏实了下来。辽宁乡村美景。新华社发我是2021年辽宁省委选调生,被分配到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李千户镇西催村开展工作。在村时间越久,我与村民结下的友谊越深厚。去年临近年关的时

“这是来咱村工作的小张,大家欢迎!”记得刚来村时,在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干部的热情介绍下,我在党日活动上与村里的党员和村民代表见了面,望着大家朴实的笑脸,我一颗忐忑的心突然就踏实了下来。

辽宁乡村美景。新华社发

我是2021年辽宁省委选调生,被分配到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李千户镇西催村开展工作。在村时间越久,我与村民结下的友谊越深厚。去年临近年关的时候,我利用选调生慰问专项资金,给村里的老党员、五保户、留守儿童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外村的小娃娃,过年过节还惦记我们,真是太谢谢你了!”村里的五保户杨树仁老人握着我的手说。

杨老伯今年63岁,患有肢体残疾,与89岁的老母亲共同生活,全家年收入仅7000元。虽然生活艰苦,但他很乐观。“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为了表示感谢,他非要为我演唱一首歌,这首歌听得我既内心五味杂陈,又热泪盈眶。我们选调生不正是广大乡村振兴“开路人”中的一员嘛,我要为村子发展、为村民致富做的还有很多。

在村里走访时,我发现,西催村发展榛子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李千户镇种植榛子历史悠久,特别是马侍村的榛子,享有御榛、贡榛的美誉,至今已有450余年的历史。铁岭市扬帆食品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榛子产品的研发,主打海苔味、芝麻味等多种口味的榛子休闲食品,有稳定的销售渠道。西催村建有乡村党校,可定期举办技能培训班,增强村民的致富技能。

有历史底蕴、有企业助销、有技能培养,可是西催村乃至李千户镇的榛子产业发展并不理想,存在组织分散、货品单一、缺乏技能人才等问题。这么好的优势和资源白白浪费真是太可惜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与村“两委”沟通,共同制定了“村村联合、村企抱团”共同发展产业的“三步走”方案。

第一步,第一书记、村书记与马侍村、扬帆食品有限公司沟通,由马侍村提供榛子,扬帆食品有限公司负责加工,西催村与镇党委联系,共同组建榛子产业联合党委。一开始,村里的榛农不愿意将榛子卖给公司,嫌公司的收购价格低。榛农金姐说“榛子自己加工炒完了卖,价格会更高,卖给公司只能按原料卖,感觉赔钱。”在联合党委的沟通下,公司以高于市场价按品相收购榛子,尽可能保障榛农的利益。

第二步,扬帆食品有限公司不断丰富产品品类。公司负责人与三只松鼠达成合作协议,共同研发榛子夹心食品和榛子露饮品等新产品,选择在西催村大集时进行试点销售。首次销售便被抢购一空,新产品深受年轻人的欢迎。

第三步,在镇党委的帮助下,西催村与当地大专院校和科研所合作,开设榛子及各类产业技能培训课程,以为村里产业发展培养管理人才和种植人才。

现在,榛子产业发展已经步入正轨,村里的培训基地也迎来一拨又一拨学员。通过这段时间摸索,我感觉到自己的成长:调研村情村况,收集村情要素,要与农户多沟通,与他们做朋友,做到听民声、查民情、集民智;在引进新种养项目时,要多向村里有经验的致富能手、种养殖大户取经,同他们交流心得;要以“商人”的眼光看待农副产品,想方设法做好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提升增加附加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带民致富。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老话理解很容易,可对其的真切感受和深层含义只有体验过才能懂。最近,村里在增加收益的同时,还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尝试在山上种植榛子林,既美化环境也计划将其打造成为一个景点。我也在努力学习直播销售,想着怎样更好地帮村里既卖榛子又卖风景。

责任编辑:姜嘉琪 车婧

总平台审核编辑:张健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