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方资讯 » 正文

浙江杭州:加快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发布日期:2022-09-07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叶伟  浏览次数:14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近日,浙江省杭州市科技局在杭州师范大学召开首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实施方案、若干政策征求意见座谈会。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大城市学院、西湖大学、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杭州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科技局在杭州师范大学召开首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实施方案、若干政策征求意见座谈会。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大城市学院、西湖大学、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杭州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杭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扬介绍说,今年以来,杭州市科技局贯彻落实杭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起草了《杭州市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实施方案》《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若干政策》),从引导、创新、落地三方面合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建设。

现场,与会代表分享了自身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的优秀经验,并提出了具体的、宝贵的、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杭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郭东风表示,《实施方案》《若干政策》谋划的系统性与特色导向非常鲜明,为杭州市的科技创新工作找到了突破口。在首选地的建设过程中,搭建科技资源的共享平台是《实施方案》《若干政策》落地的一个最重要的抓手,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完善创新生态补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短板。

浙大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洪庆华表示,针对办学空间紧缺的现状,浙大城市学院采取分布式办学的方式,把科研与各地政府的产业园建设结合起来,促进科研成果更好更快转化。今年7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与杭州市西湖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浙大城市学院应用技术创新成果优先在西湖区转化与产业化。

“社会资本是充沛的,在找好的项目,但专业投资公司对实验室的成果,很难有准确的判断。这就需要科学家作为桥梁,在公司内继续担任相应职责,推动公司继续往前走。”西湖大学党委书记董清源说,为促进学校内的成果高质量转化,西湖大学成立了专门的转移办为其提供支撑。目前,西湖大学的科学家作为首席科技委员会主席及首席科学家已经牵头成立了23家公司,共融资16亿元,估值已超过100亿元。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邵雪荣建议,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在评价机制方面,把科技成果转化列入考核指标;深化科技领域的放管服,针对科研人员突出关切,破除不符合科研经费规律的经费管理规定;健全技术经纪人的相关体系,特别是借助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实施力量,专门建设针对高校技术经纪人的针对性课程等。同时,要建设杭州市研发型的公共技术平台,供高校和企业共用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据悉,2022年2月,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为此,杭州市科技局坚决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建设,成立工作专班谋划推进,形成了“一个工作方案,一个支持政策,一个支撑中心”的总体思路,提出建设“全国颠覆性技术转移先行地、全国首个成果概念验证之都、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技术交易中心”的远景目标,并明确了标志性科技成果转化、发明专利产业化、技术转移人才汇聚、技术合同成交额等发展目标,争取形成万亿级科技大市场。

责任编辑:陈楠 罗晓燕

总平台审核编辑:吴诗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