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山西省“十四五”种植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编制印发。“十四五”期间,山西省将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稳步提升、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绿色高效高质健康种植快速发展,努力实现“稳粮保供、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到2025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低于4695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365万吨以上,蔬菜种植面积395万亩,水果种植面积600万亩;实施种植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种植业产品多样化、品牌化、功能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准化生产水平显著提升。
《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山西省种植业发展克服各种不利自然灾害影响,稳住了农业基本盘,守好了“三农”压舱石。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超过1350万吨,202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424万吨,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建设高标准农田1662万亩;山西全省主要粮食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0%,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设施农业总面积达55.5万亩;建设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36万亩、果菜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区19.1万亩;主要农作物秸秆利用率90%以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满足了人民对农产品优质安全的需求。
《规划》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底线思维,全力稳产保供;坚持系统观念,全面统筹推进;坚持“特”“优”战略,绿色融合发展。“十四五”时期,山西省将紧紧围绕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聚焦“巩固提升粮油生产能力、促进果菜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农药管理、提高全产业链发展质量”六大重点任务,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扶持、加强科技支撑、强化项目支撑,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豆油料供给能力、棉糖保障能力,推动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规划》提出,到2025年,山西省小麦种植面积保持800万亩以上,产量235万吨以上;玉米种植面积2585亩以上,总产量1030万吨以上;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和鲜食玉米,青贮玉米面积稳定在20万亩,鲜食玉米面积稳定在40万亩;谷子播种面积350万亩以上,总产量60万吨以上;高粱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产量55万吨以上;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450万亩,其中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发展到5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800万吨;脱毒种薯覆盖率达到80%,初加工率达到30%;力争山西全省大豆播种面积180万亩以上,产量22万吨以上;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50万亩以上,总产量18万吨以上;蔬菜播种面积达到390万亩,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达到1400万吨;果园面积稳定在600万亩左右,产量1100万吨以上;到“十四五”末,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达到100万亩,良种繁育基地达到1万亩;建设生态环境优良、基础设施完善、品种结构合理、良种良法配套、适应机械化作业和标准化管理的药茶原料生产示范基地3万亩;棉花种植面积力争达到3.3万亩,产量0.3万吨。
《规划》实施实行省负总责、市县具体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大政策、财政、人力物力向粮食生产主体区域倾斜力度,为种植业发展提供粮食保障。
责任编辑:白慧磊 刘桂梅
总平台审核编辑:傅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