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生活百科 » 正文

​辟谣 | 粗粮可以降糖?这些糖尿病防治误区要警惕

发布日期:2022-08-05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作者:闫妍  浏览次数:6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高发病,但很多人对它的认识还不够,有些人甚至还会陷入误区,从而延误病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高凌带你了解几个有关糖尿病的误区。误区一:只有肥胖者才会得糖尿病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几率确实要更大一些,尤其是腹型肥胖者。但这并不等同于只有肥胖者才患糖尿病。如果瘦人有其他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也一样可能患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高发病,但很多人对它的认识还不够,有些人甚至还会陷入误区,从而延误病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高凌带你了解几个有关糖尿病的误区。

误区一:只有肥胖者才会得糖尿病

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几率确实要更大一些,尤其是腹型肥胖者。但这并不等同于只有肥胖者才患糖尿病。如果瘦人有其他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也一样可能患糖尿病。而且患糖尿病的瘦人不在少数,糖尿病更“青睐”胖子,但对瘦子也“不嫌弃”。

误区二:粗粮可以降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粗粮可以延缓血糖上升速度,但不能降糖。不论食用粗粮还是细粮,都会导致血糖升高。但粗粮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减缓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因此,摄入等量的粗粮和细粮,餐后转化成血糖的程度是有差异的,这就是所谓的“血糖生成指数”不同造成的。粗粮是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可以延缓血糖上升速度,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但粗粮也不能多吃。

误区三:糖尿病患者都要少食多餐

饮食是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重要的一环。少食多餐可以改善部分患者出现餐后高血糖,或两餐间饥饿感明显、依从性降低的情况。但是对于大部分患者,其降糖治疗方案多是在三餐前后服药。若多餐,药物不能有效覆盖每一次餐后血糖,反而会引起血糖波动。因此,建议大多数患者三餐定时定量,个别肝功能不全等患者除外。

误区四:水果在两餐之间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研究表明,适量食用新鲜水果有助于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也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但是水果中含有糖,一般建议在进餐时食用,不建议餐间食用。只有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才可以在两正餐之间适量摄入。同时,不同水果的血糖生成指数不同,糖尿病患者要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水果。

误区五:胰岛素具有成瘾性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糖尿病高血糖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内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或相对缺乏。胰岛素治疗就是补足体内缺乏的胰岛素,属于补充治疗,或替代治疗。有些患者长期接受胰岛素治疗,是因为病情的需要,这些患者往往伴有胰岛功能的显著下降。胰岛素是最强的降糖药物,糖尿病治疗最有效的武器。(记者闫妍)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张兆都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