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自然与地理 » 正文

科普 | 青海柴达木盆地:盐的世界

发布日期:2022-05-21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i自然  作者:张永兴  浏览次数:809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核心提示:青海察尔汗盐湖的晒盐田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是我们日常饮食调味品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品,也是化工、医药、冶炼等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基础物质。从化学组成来看,盐是一种由碱金属离子(钠离子、钾离子等)与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等)或非金属离子(氯离子等)结合而成的无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当湖水的总含盐量(矿化度)超过35


青海察尔汗盐湖的晒盐田

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是我们日常饮食调味品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品,也是化工、医药、冶炼等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基础物质。从化学组成来看,盐是一种由碱金属离子(钠离子、钾离子等)与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等)或非金属离子(氯离子等)结合而成的无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当湖水的总含盐量(矿化度)超过35克/升时,学术上就称之为盐湖。从形成机理上看,内陆盐湖的发育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持续性干旱或半干旱的气候。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湖泊的蒸发量远超于湖泊的补给量,湖水不断蒸发浓缩,含盐量日渐增加,使水中各种元素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状态,在湖滨和湖底形成了各种不同盐类的沉积矿床。

例如,海拔2600米至3200米的青海柴达木盆地,四周为绵延的山脉,常年在中纬度西风环流影响之下,水汽的输送量和降水量都极其稀少,空气干燥,是一个典型的内陆荒漠盆地。此外,柴达木盆地还拥有广袤的盐碱地,山脉间的冰山雪水及季节性降水形成的地表水流冲刷溶解盐壳所形成的盐水,逐渐随径流汇聚成为咸水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缘的茶卡盐湖,区域年降水量约210毫米,而盆地中心察尔汗盐湖所在区域的年降水量仅3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却超过2000毫米。独特的气候条件,对于咸水湖向盐湖的有序转化十分有利。

反之,降水过多不利于盐湖形成。例如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区域气候相对温润,降水量与蒸发量趋于平衡,加之湖域周边布哈河等淡水河流的稳定补给,丰富的矿物质随水流汇聚后只能发展为高原咸水湖。

同理,如果气候极度干燥,终年无雨,或者降水稀少,也不利于盐湖的形成。例如,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等地区,沙丘绵亘,地表无稳定的径流产生,盐水泊呈分散状态分布,极易干涸,也就难以发育为盐湖。

二是盐湖的形成还需要封闭的地形、稳定的盐分、水量的适当补给。

封闭的地形使流域内的径流裹挟盐类物质向下游冲积扇移动,在地势较低的湖泊汇集。致密的地层构造确保湖水不外泄和渗漏,盐分通过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湖泊输送,能够保持湖水矿化度动态平衡,盐湖得以持续发育。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稳定的盐分与水量的补给,使得二者能够在自然调配作用下趋于平衡,以致湖水越来越咸,盐分越积越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盐湖。

我国是一个多盐湖国家,绝大多数盐湖分布在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草原、苔原和荒漠内,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局部还出现连续和密集分布的盐湖群。西藏藏北高原、青海柴达木盆地、新疆天山南北、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以及山西运城等地都是我国盐湖集中分布的地区。其中,被誉为“高原聚宝盆”的青海柴达木盆地,就有几十个面积大小不等的盐湖,堪称盐的世界,也是全国重要的盐化工生产基地。

盐湖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在源源不断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用盐的同时,作为一类特殊的水资源和旅游资源,在生态调节、盐湖旅游、盐湖保健等领域中也具有重要作用。青海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核心区,在盐湖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还要加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上限和生态环境保护底线的评价研究,以满足青海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让盐湖这类特殊资源得以绿色、高效、可持续利用。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责任编辑:胡惠雯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