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论坛 » 调查研究
  • 各地着力创新乡村治理体系 走乡村善治之路
  •  
  • 走进“大国粮仓” 感受“储粮之道”
    走进“大国粮仓” 感受“储粮之道”
    • 中央储备粮长乐直属库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库区占地面积约270亩,是福建省仓容最大的储备粮库。近年来,该库区逐步建设智慧储粮系统,坚持“安全储粮、绿色储粮、科学储粮”,全方位对粮食的进仓、取样、检验、仓储、退仓进行科学管理,对粮食的温度、虫害等数据指标进行24小时监测,保障粮食安全。图为中央储备粮长乐直属库(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义
    • 2022-10-13
  •  
  • 农村水利设施建好更要管好
    农村水利设施建好更要管好
    • 近日,国务院大督查发现,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农田基础设施被损毁、废弃的现象,甚至有的机电井房内只剩一个深坑,灌溉用的管道、电表早已不翼而飞。原本为方便农民而建的灌溉设施,却成为农田里的摆设,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这些年,我国持续开展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基本形成了蓄、引、提、排较为完善的农田灌排体系
    • 吉蕾蕾 2022-10-09
  •  
  • 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  
  •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助力乡村发展振兴
  •  
  • 探访松溪百年蔗 讲述生态致富经
    探访松溪百年蔗 讲述生态致富经
    • 创作手记:一般来说,甘蔗宿根的寿命是3年至6年,在西印度洋普格里卡岛寿命最长的甘蔗宿根,也只有25年。然而在福建省松溪县郑墩镇万前村有一片被村民世代守护的“百年蔗”,令人称奇的是,母蔗宿根生长了近三百年,依然繁茂如初。从2017年首届百年蔗旅游文化节开始,这片被村民们世代守护的甘蔗林,生机勃发,已成为松溪绿色产业的“金字招牌”、闽北“点绿成金
    • 2022-09-27
  •  
  • 良法多打粮 良种种好粮——安徽秋收一线见闻
    良法多打粮 良种种好粮——安徽秋收一线见闻
    • 新华社合肥9月23日电 金秋九月,又到了水稻收获季节。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同大镇刘墩村,村民桑丰仓是村里较早将稻谷收回家的人。记者近日见到他时,他正用一把木锨,不停地在蛇皮袋上推拉翻扬,让稻谷中多余的水分快速蒸发。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同大镇刘墩村村民桑丰仓在晾晒新打的稻谷。新华社记者水金辰 摄“今年水稻基本没有虫害,品质还不错。”桑丰仓说,
    • 水金辰 姜刚 2022-09-25
  •  
  • 从“会种田”到“慧种田”——来自田间一线的观察
    从“会种田”到“慧种田”——来自田间一线的观察
    •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9月23日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很多人还在脑补农民弯腰弓背、挥汗如雨的农忙画面时,在全国各地的广袤农田里,无人机遥感技术等科技的应用、智能化农业机械的登场、保姆式耕种管收托管服务的普及,令这个收获季充满科技风与未来感。中国饭碗如何通过“藏粮于技”端得更稳?记者在田间地头寻找答案。“老把式”体验掌上务农在位于黑龙江
    • 陈聪 魏弘毅 陈春园 2022-09-24
  •  
  • 科普向未来——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观察
  •  
  • “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成效几何?
    “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成效几何?
    • 9月16日,张佳宝为记者介绍薄层黑土地形成过程及存在的问题。倪思洁摄2021年7月,“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工程”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A类)的支持下正式启动,以5年为期。科研人员习惯称其为“‘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因为它集结了中科院院内的34家研究所和院外的89家单位,共同组成了一支会聚各专业1400余人的“集团军”。这是中科院又一次打响农业
    • 倪思洁 2022-09-22
  •  
  • 构建富有韧性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综述
    构建富有韧性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综述
    • 9月19日至20日,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与会多国政要、驻华使节、国际组织有关负责人、跨国企业代表等,就加强全球产业合作、畅通国际物流、助力世界经济复苏等议题开展对话交流。论坛期间,中国同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及智利、古巴、巴基斯坦、塞尔维亚6国共同发起《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合作倡议》,呼吁世界各国共同
    • 陆健 2022-09-22
  •  
  • 特色农产品:“最鲜一公里”如何打通
  •  
  • 特而优 特而美 特而强———我国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综述
    特而优 特而美 特而强———我国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综述
    • 黄河东岸,宁夏盐池农民人均收入的一半来自滩羊产业,“盐池滩羊”对全县增收的贡献率超过80%;武夷山峦,“永顺莓茶”历经千年不衰,如今成为年产量2200余吨,年产值近6.2亿元的“富民茶”;滇南古城,“蒙自石榴”远销泰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年出口量8万吨,出口额2.5亿元……这些富有地方传统特色、品种品质优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正
    • 丁乐坤 2022-09-15
  •  
  • 一冷一热民心暖——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记
    一冷一热民心暖——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记
    • 食以鲜为贵。一口新鲜,关系市民幸福感,关乎农民“钱袋子”,集中体现着农业产业链和农产品供应链的水平高下,也一度受制于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而“鲜”不可及。近两年,着眼于尽快补上城乡冷链物流短板,农业农村部启动并加快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将其作为乡村建设行动重大工程和为农民群众办实事民心工程全力推进。对这样一项“生产生
    • 李飞 李鹏 2022-08-26
  •  
  • 乡村振兴江苏百村调研:江苏溧阳市南渡镇庆丰村:稻花飘香的“诗意江南”
  •  
  • 高质量发展产业调研:大豆问题调查
    高质量发展产业调研:大豆问题调查
    • 中国是大豆的起源地和原产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世界第一大豆生产大国。1954年,中国大豆产量被美国超越,后又相继被巴西、阿根廷超越,现为世界第四大豆生产国。1996年,中国从大豆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进口量逐年增加,对外依存度超过80%。国产大豆能否实现振兴、续写辉煌?“大豆危机”改变中国市场格局在中储粮油脂镇江基地码头,一艘装
    • 刘慧 乔金亮 吴浩 2022-08-12
  •  
  • 县域物流畅通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渠道
  •  
  • 小积分撬动大治理——山东沂南岸堤镇推动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报告
    小积分撬动大治理——山东沂南岸堤镇推动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报告
    • 习近平总书记谈及乡村振兴工作时强调,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革命年代,我党抓住根本利益这一“关键点”赢得了沂蒙人民;振兴时期,抓住根本利益这个“牛鼻子”仍然是乡村建设的法宝。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曾在这里驻扎,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曾在这里创办,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曾在这里办学……深居沂蒙山区腹地并具有
    • 成长群 闵锋 栾晓峰 代恩全 2022-07-18
  •  
  • 沉甸甸的丰收——记今年我国夏粮增产背后的故事
    沉甸甸的丰收——记今年我国夏粮增产背后的故事
    •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小暑节气,广袤农田一片繁忙景象。南方稻区早稻开始收获、晚稻抓紧栽插,东北、华北等地农民辛勤劳作,做好玉米、水稻、大豆等田间管理。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夏粮产量达到2948亿斤,比上年增加了28.7亿斤,全年粮食生产首战告捷。历经三分之一的冬小麦晚播、疫情多点散发、农资涨价等重重挑战,夏粮如何实现增产?背后有哪些故事?
    • 于文静 胡璐 2022-07-18
  •  
  • 多种粮、种好粮——种粮大户在行动
    多种粮、种好粮——种粮大户在行动
    • 新华社合肥7月8日电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眼下正是“三夏”大忙时节,粮食生产压茬推进、一刻不歇。在粮食生产一线,众多种粮大户大力推进规模经营,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视频)强科技稳产能:让中国饭碗多装中国粮夏日的皖北大地,绿油油的玉米苗、大豆苗正在茁壮成长。“粮食要高产,科
    • 刘菁 姜刚 于文静 水金辰 刘晓宇 2022-07-10
  •  
 «上一页   1   2   …   9   10   11   12   13   …   17   18   下一页»   共347条/18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