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人物事迹
  • “新农人”杨剑锋:“火辣”事业独特“锋”味
    “新农人”杨剑锋:“火辣”事业独特“锋”味
    • “Hello,葛家鸡肠子辣椒味道微辣鲜香,适合炒肉、炒蛋,欢迎大家购买品尝!”线上,主播杨剑锋的推介让网友们心动不已,直播间里下单不断。线下,葛家鸡肠子辣椒已成功打入北上广深的中高端商超,每公斤售价64元。虽价格高,但非常抢手……杨剑锋在智控大棚内察看新培育的辣椒苗。颜开云 摄杨剑锋,湖南省浏阳市葛家镇人。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金源村种辣椒
    • 陶佑强 2025-06-21
  •  
  • “新农人”庞利民:以农艺匠心,育番茄“宠儿”
    “新农人”庞利民:以农艺匠心,育番茄“宠儿”
    • 你能想象吗?一斤番茄居然能卖到25元,还供不应求。这事儿就发生在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茅垟村的庞利民农艺大师工作室的大棚里。走进大棚,来者都会被那些鲜红的五六个一串的草莓番茄吸引视线。从深秋的11月一直到第二年的6月,这些番茄的采摘期竟然能持续整整8个月!去年,工作室指导下的天台里田农业有限公司的草莓番茄销售业绩突破了百万元大关,算下来,平均每
    • 丁筠 2025-06-21
  •  
  • 防沙治沙,荒漠里播撒希望的种子
    防沙治沙,荒漠里播撒希望的种子
  •  
  • 从荒滩到绿洲:在雅鲁藏布江畔,他们种下万亩核桃林
    从荒滩到绿洲:在雅鲁藏布江畔,他们种下万亩核桃林
    • 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加查县扎西定岗村蜿蜒的山路上,长江大学西藏高原核桃产业研究所刘利平博士穿着迷彩外套、牛仔裤,麻利地从上衣上取下标签,细心贴在刚嫁接的核桃树枝上。刘利平和村民在扎西定岗村为核桃树标记标签(5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庄云凯 摄刘利平说,2020年初次进藏时,她震惊于加查县随处可见的核桃古树——3657棵千年核桃构成了青藏高原特有的核
    • 刘洲鹏 卢丹阳 蒋梦辰 2025-06-18
  •  
  • 前何不富不回税务——河南太康前何村脱贫攻坚口述
    • 2025-06-12
  •  
  • 青年筑梦乡村 助力文化振兴
    青年筑梦乡村 助力文化振兴
    • 全家久正在制陶器 记者张云河 摄石贤(右)与绣娘交流刺绣技艺 石敏 摄(人民视觉)石贤团队制作的苗族银冠冰箱贴 石敏 摄(人民视觉)龙潭村俯瞰 王志凌 摄(人民视觉)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青年人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如何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与个人成长双向奔赴、同频共振?记者走进服务乡村
    • 张云河 刘晓宇 陈隽逸 2025-06-12
  •  
  • 世界环境日|老兵治沙队的绿色守望
    世界环境日|老兵治沙队的绿色守望
    • 世界环境日|老兵治沙队的绿色守望世界环境日,我们一起走进塔克拉玛干沙漠,看一群退役军人,在风沙肆虐的沙漠中种下500多万株绿植,建成万亩生态治沙基地。他们把梭梭变成“绿色工厂”,让肉苁蓉、甘草等经济作物在沙中扎根。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他们用汗水和信念,在沙漠深处谱写了一段“绿色奇迹”的真实篇章。记者:阮帅 宿传义配音:王帅龙新华
    • 阮帅 宿传义 2025-06-06
  •  
  • 选调生何腾:做一根“红薯藤”,去听土地的心跳
    选调生何腾:做一根“红薯藤”,去听土地的心跳
    • 何腾(左一)和村干部一起察看红薯生长情况。(刁河村村委会供图)2023年9月,我来到河南省邓州市龙堰乡刁河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到如今已有500多个日夜。村里教会我的,远比书本更鲜活深刻。初到村里时,村书记递给我一个烤红薯,烫得我左手倒右手。在老乡们善意的哄笑中,我悟出第一个基层工作的道理:想要融入,得先学会接住这“热乎劲儿”。我跟着村干部走
    • 何腾 2025-06-06
  •  
  • “新时代青年先锋”邓文浩:盐碱地里的碳减排行动者
  •  
  • “新时代青年先锋”王建民:用科技的力量让秸秆变废为宝
  •  
  • 宁夏:基因“杞”遇记
    宁夏:基因“杞”遇记
    • 宁夏:基因“杞”遇记责任编辑:戚志慧 申宁 张彬
    • 2025-05-31
  •  
  • 全国道德模范袁守根:一生种好一棵树
    全国道德模范袁守根:一生种好一棵树
    • 5月23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现场,一位84岁的老人缓缓走上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领奖台。他步履稳健,目光坚定,一如50多年前,从湖南省运回200株脐橙苗,在赣南红土地上种下橙色的希望。他就是“赣南脐橙引种第一人”袁守根。如今,他守护的赣南脐橙“母亲树”已繁衍出194万亩“橙海”,赣南脐橙以692.94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
    • 刘新权 鄢朝晖 2025-05-30
  •  
  • 40摄氏度高温天气要来了?
  •  
  • 杨双牛:40年深耕,石头缝里长出亿元产业
    杨双牛:40年深耕,石头缝里长出亿元产业
    • 初夏的太行山谷,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的果农正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施肥、疏果、套袋等工作。岗底村党总支书记71岁的杨双牛踩着晨露走进新建的高标准苹果种植园,从缀满花苞的苹果枝下走过。这个曾经靠山吃不上山、靠地吃不饱肚子的小山村,如今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4.6万元。杨双牛很欣慰。村民杨增林对记者说,乡亲们把日子过成了歌儿,多亏了“
    • 孟涛 连永亮 2025-05-18
  •  
  • 河南:郭小麦“考”麦
  •  
  • 郑永江:数字乡村的筑梦者
    郑永江:数字乡村的筑梦者
    • 郑永江:数字乡村的筑梦者“路虽远,行则至;事虽难,做必成。这是我喜欢的一句话,也是我做事的态度。”航拍视角下,勐腊县易武镇高山村网络基站与村寨交相呼应(2月15日摄)。新华网 刘云 摄“90后”郑永江是中国电信勐腊分公司副经理,让信号翻过一座座山,让数字化的春风拂过每一个角落,为村民带去“满格”幸福,这是他的日常工作。郑永江(左)监督废旧电
    • 2025-05-14
  •  
  • 敢教黄沙换春裳——院士带志愿者团队十一载植绿塔克拉玛干沙漠
    敢教黄沙换春裳——院士带志愿者团队十一载植绿塔克拉玛干沙漠
    • 4月21日,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下起了雨。春雨贵如油,这对三面环沙的麦盖提县来说堪称喜雨。麦盖提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缘,沙漠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2010年以前,麦盖提县年均降水量只有56.5毫米、蒸发量高达2001.8毫米,平均每年的沙尘天气达到150余天。下雨,在这里是一件奢侈的事。在雨中漫步,沙漠中的景物展现出别样的意义。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
    • 魏永贵 加孜拉·泥斯拜克 2025-04-30
  •  
  • 由兆硕:当一个00后大学生选择当新农人
    由兆硕:当一个00后大学生选择当新农人
    • 由兆硕:当一个00后大学生选择当新农人央视网责任编辑:张爱娣
    • 2025-04-29
  •  
  • 从三株茶树到百亩茶田,他是当之无愧的“大红袍之父”
    从三株茶树到百亩茶田,他是当之无愧的“大红袍之父”
    • 从三株茶树到百亩茶田,他是当之无愧的“大红袍之父”作者:匠仓责任编辑:宋淼本文为百灵号发布的内容。简介武夷大红袍,被誉为“茶中状元”。可原本的母树大红袍却只有三棵,年产量少得可怜。非遗传承人陈德华倾尽半生时间与心血,才终于引种成功,培育出了百亩大红袍茶田。
    • 匠仓 2025-04-26
  •  
  • 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邓荫伟:点树成金的“泥腿教授”
    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邓荫伟:点树成金的“泥腿教授”
    • 邓荫伟(左)指导农户挑选油茶苗。邱烜 摄记者采访到邓荫伟时,是在他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的第9天。此前约了他几次都未果,记者便挑了个雨天前往,没想到他依然忙碌。“两个小时可以了吗?我待会儿还得去林科所帮农户挑选油茶苗。”刚见面,邓荫伟就匆匆说道。采访时间虽短,但足够开启对话。“这雨下得好。春风送暖、细雨润物,很适合种植油茶。”邓荫伟
    • 邱烜 王董 2025-04-23
  •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   34   35   下一页»   共687条/35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